我知道了
农业结构快快调 富民能级蹭蹭跳
——三个故事感受现代农业新风尚

编者按:聚焦富民一直是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旋律。今年以来,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全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格外轻快,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精彩演绎,成为现代农业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致富“快车”。

【一线故事】

靠着省道好创业

从事国际贸易的白领宗平,3年前回到家乡小海镇无泊村,开始了二次创业。他投资500万元,流转承包307亩土地,紧挨着省道351附近发展设施农业,专注于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如今,宗平经营的“田园居”发展已经很上规模,数百亩的钢架大棚一眼望不到边。生产基地里采用高效设施栽培,有效降低自然环境对生产的不利影响;不使用化肥、农药和添加剂,生产纯天然的农作物;学习台湾、无锡等地的做法,推广屋顶式防虫网,解决病虫害伤害;引进全套检测设备,联合农业部门为产品质量“把关”……绿色生态种植在这里得到充分演绎。高效生态农业让宗平尝到了农业创业的甜头,去年这里量产的有机蔬菜品种多达20多种,全年销售超300万元,产品成为苏沪皖地区市场上的“抢手货”。

【背后解读】

设施农业“板块”崛起

川流不息的省道351见证了宗平的创业经历,公路沿线不断崛起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正是全区现代设施农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区把推广设施农业,作为拓宽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按照“区重抓示范带、镇重抓园区、村重抓基地”的要求,重点突出,聚焦项目,设施农业规模扩张加快,打造出了一批设施农业“板块”。226省道花卉苗木特色产业带、双草线现代园艺特色产业带、228国道高效养殖特色产业带等示范带,成为现代农业的“风景线”。截至目前,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25.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14.6%,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杨燕)

 

【一线故事】

本地梨卖出好价钱

“瞧,我们本地长的梨子都卖到5块钱一斤了。”朱晓勇在城区经营一家水果店,以往店里的精品区都是外地水果和进口水果的天下,今年却多了点新变化。来自大中镇恒北村的翠冠梨从7月底上市以来,一直稳居精品区销售冠军。朱晓勇说,翠冠梨是恒北村出产的新品种梨,俗称“六月雪”,是国内最早成熟自然采摘的梨,皮薄核小水分足,肉质特别细嫩,很受顾客青睐。“刚开始进货的时候,说实话,我这心里还真没底。”朱晓勇说,以往本地梨“贱卖”是常事,没想到“恒北村”的品牌,让本地梨卖出了好价钱。“我们大丰特产现在是线上销售的‘网红’呢!”朱晓勇拿出手机随手点开一个网页,只见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里,来自丰收大地的泥螺、麻虾酱、龙虾仁等地方特产正卖得欢。

【背后解读】

品牌农业助农增收

市场销售终端好似一枚放大镜,只有摸清了消费者需要的,才能找准生产的方向。做响品牌农业,无疑是助农增收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提升农业“三品”产量占比。如今,全区农业“三品”累计340个,农业“三品”占比达到54.5%,在盐城地区领先。恒北早酥梨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佳丰油脂的“恒喜”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裕华大蒜、麋鹿早酥梨、东沙紫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丰大米”、南阳镇韭菜、辣根、柿子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形成一批特色品牌产业,给农民持续增收拓宽了渠道。

(杨燕)

 

【一线故事】

三元村里新闻多

“以前村里都是传统种植、效益不高,现在村庄四季飘香、游人如织。”得益于“旅游+”,草堰镇三元村如今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发展之路。现代观光农业花卉主题园“七彩花田”诞生在这里,也改变了这里。周汉明长年从事着草堰相关的宣传工作,在他看来,如今的三元村真是一个新闻“富矿”,《七彩花田顺利通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验收》、《七彩花田荣获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称号》、《七彩花田游人如织》……花田里的点滴变化都是他宣传报道的好素材。村庄变美了,生产方式改变了,越来越多的群众依托休闲农业走上了致富之路。“近期三元村里又有好新闻。”周汉明兴奋地说,七彩迷宫项目初现雏形,这座植物迷宫占地面积达120亩,比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法国海纳安德尔迷宫大了近1倍,预计今年国庆期间可以对外开放。

【背后解读】

休闲农业壮大富民“底盘”

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拓展现代农业功能、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业态、新途径。近年来,我区做精做美休闲农业,全力推动郁金香农园、七彩花田等休闲农园景区建设,培育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新业态。截至目前,我区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区建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26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38家,休闲农业从业人数4.914万人。全区拥有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2家,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2家,全国四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3家,省首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1家,三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农业部精品景点线路。去年全区休闲农业总收入达22.3亿元,农民此项人均增收726元。

  (马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