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聚焦“大丰乡村振兴”①
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马苏南 杨 燕

编者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把握着这个核心要义,我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积极探索,建美丽乡村打底色,以良好生态为支撑,拓富民新路子,努力诠释着大丰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美丽乡村留住乡愁

 

满眼的绿色植物、清新的空气、碧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河水、河里可以游泳、溪里可以捉鱼、池塘可以洗菜……这种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曾是几代人记忆中最温暖的回忆,也是现代人的期盼。如何让今日乡村承载起美丽乡愁,我区凝心聚力,多措并举,通过培植美丽村庄重点村、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康居工程建设等实招,努力把乡村建成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牛湾河,流淌着西团镇许多美好传说,也承载着西团人最久远的记忆。在西团镇众心村,记者看到,最新发展规划正是沿着牛湾河有序铺成。白驹镇狮子口村,这里是公认的“水浒原乡,会师圣地”,特有的文化内涵融入在村庄开发思路里,围绕着“英雄魂,田园情”的总体定位,一座生态宜人、风采独具的新农庄加快建设……在我区境内,像这样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的美丽乡村不断涌现。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新丰镇全心村、大中镇新团村、新丰镇太兴村、草堰镇三元村、小海镇杨树村、大中镇海防村、刘庄镇友谊村7个省级美丽乡村创建示范项目。草庙镇丁东村、南阳镇广丰村也将于今年8月接受省住建厅、财政厅组织的验收。

乡村的美丽转变正悄然发生。 以农村水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城乡供水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3+1”工程进一步推进,以提升镇区绿化水平、整治单位庭院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清洁乡村”行动风生水起,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圆满完成五年目标任务,高分通过省级全域考核验收,“美丽乡村”真正美了起来。农村里的居住条件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从2016年10月起,我区组织实施了农村康居工程建设三年行动,全区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越来越好。如今的农村环境优美、设施便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想回农村生活。

 

乡风文明绽放田野

 

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孝老爱亲蔚然成风、身边好人不断涌现……走在广大农村,记者处处感受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我区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如果说环境整治让乡村有了“颜值”,那么乡风文明则让乡村有了“内涵”。

下雨了,南阳镇祥西村村民吴正芹赶紧帮邻居收回来晾在外面的衣服;邻居孩子生病了,小海镇居民王正华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事后邻居要给车费,他怎么也不肯收……在卯酉大地,这许许多多的凡人善举汇成涓涓清泉,淳化了乡风民风。乡村发展的精髓在于乡村文明的复兴。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振兴之“魂”。在大中镇,道德典型榜样效应不断显现。先后有胡俊宽等21人入选大丰好人 ,陈龙芳等3人入选盐城好人,王永忠、仇玉彩2人入选江苏好人;光明村开展的 “亲情之星、孝星、公益之星”道德模范评选、“小喇叭工程”在大丰区推广;大华社区荣获“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扎实推进。文明户、幸福家庭评选、文明镇创建、社区邻里节、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蓬勃开展。

文化生活繁荣发展正引领文明乡风新风尚。拉着二胡、唱着小曲儿,悠扬的歌声回荡在白驹镇施耐庵纪念馆内;悦耳的音乐、熟练的动作,大中镇光明村文化广场上,十几名村民正练着太极;墨香阵阵、翻书声“斯斯”,草堰镇农家书屋内“书迷”们正徜徉在书籍的海洋……如今,各镇文化中心、文化大院、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等已经实现全覆盖,读书看报、跳舞健身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走入寻常农户家。

采访中,记者发现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村规民约,不少镇村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文明家庭”“最美党员”“家风之星”“美德之星”评选等活动,用身边的凡人善举感化人、教育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的先导和引擎作用至关重要。”大桥镇党委宣传委员冷亚妍认为,只有把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二者良性互动、循环发展,才能增强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活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才会稳步推进。

 

绿色供给致富农民

 

乡村不应只有蓝天白云清新空气,还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生活条件、浓郁的田园情趣;不仅可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而且能够带来多重效益。

走进大中镇恒北村,数千亩果园环绕村庄,青砖黛瓦的农家别墅群次第排开,梨园风光主题公园清雅秀丽,明清风格的仿古牌坊庄严华美。这里,让人羡慕的不仅是宜居的生态环境,更有致富一方的生态产业。村里建有全国最大的早酥梨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经济和乡村旅游经济,如今拥有“恒北”早酥梨、“恒北”生态矿泉水等40多项系列商标产品。村里的电商服务中心年销售近2000万元,农村淘宝店、顺丰物流派送点、便民银行应运而生,成为江苏省电商示范村。村里还建设了农耕文化园、果品苑等15个乡村旅游项目,近3年来,村集体累计创收近千万元,绿色产业帮助当地村民早早走上了小康路。

新丰镇全心村紧邻荷兰花海景区,这两年村里通过放大花海品牌效应,把家门口的“风景”变富民“产业”,让农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郁金香研培基地的示范下,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投入到花卉种植产业。花海周边有400多农户参与花卉种植和管护,200多人从事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等服务。去年百合花文化月期间,每天都有500多名农户在花海周边从事三产服务。

让美丽乡村宜农则农、宜游则游,依托生态产业链条的拉长,越来越多的农户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路子。除了乡村旅游,特色养殖、设施农业等新型业态也随处可见,大中镇新团村的稻田综合种养、三龙镇斗龙港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草堰镇三元村的玫瑰花深加工、新丰镇太兴村的草莓采摘园等,众多区域特色品牌日渐形成,给百姓致富、乡村建设注入无限活力。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任务。如何让乡土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如何让农耕文化传承并使生态文明弘扬创新?大丰正在书写新时代答卷。

白墙绿树,小桥流水。这是画亦是诗,更是如今大丰乡村的真实风景。保持干净整洁的村貌,是美丽乡村的起点。建设一个美丽宜居的乡村,真正把乡村建设成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是生态文明大系统中的坚强屏障。而避免“千村一面”更是对美丽乡愁的全新诠释。乡村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愁”基因的重要载体。淳朴向上的民风,是美丽乡村的题中要义,乡风文明更是内含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邻里和谐,爱心涌动,村规民约不再停留于文字表述,而成为村民自觉行动,这样的村庄令人向往。在生态背景下做大做强绿色农业,做好发展创新文章,才有持续的原动力。生态振兴,提升的不仅是“面子”,更是“里子”。

一股蓬勃奋发的生机和活力,正在广袤乡村勃发。以生态文明改造传统农业,以生态文化提升乡村文明,大丰乡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