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珍惜历史机缘,放大现实联系
本报记者 马苏南

编者按:大丰提出“接轨上海”已有多年。在“两海两绿”新路径上,我区如何把“接轨上海”大文章做出自身特色,实现更加科学精准、更高质量的接轨?新时期的“接轨上海”又有哪些新的内涵、新的考量?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述评《接轨大上海,建设“北上海”》,敬请关注。

 

 

大丰与上海的机缘犹如一本厚厚的书,有太多可说可写。很多媒体都说大丰与上海血缘相近、人文相亲。这不是一句空话,是缘起于几十年前那段相依相存的岁月。上海“飞地”个数居全国第一,而“飞地”面积最大、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融合最深入、效果最显著的,是上海与大丰。这样深厚的历史机缘,怎样转化为紧密的现实联系?是我区实施接轨上海战略的必答题。

大丰从来都是一块福地。1950年,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同志提出,在江苏盐城大丰划出一片土地作为上海垦区,用来安置上海当时的无业游民和流浪儿童。受命组建“上海苏北垦荒管理局”的黄序周第一次提出“北上海”概念。2014年,上海市政府、江苏省政府决定,在“飞地”之上共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这是上海和江苏省级层面唯一合作园区,承载着沪苏两地人缘、地缘、情缘,担负着省级区域合作、飞地经济开发、生态产城融合的重大使命。机遇一再垂青,必须紧抓不放。我区在接轨上海方面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市委提出“两海两绿”新路径,大丰理当勇挑重担,走在前列。我们不仅要让大丰在老上海人心中情感激荡,更要让新一代上海人认识大丰,认可大丰。

如今,大丰和上海之间的合作热词,更多的是联合发展、深度融入、北上海临港生态智造城、高铁时代。沪丰两地在工业、农业及跨区域合作等各方面都具备了较好基础和明显优势,与上海密切接轨的态势初步形成。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要清醒认识到,周边地区同样有着强烈的接轨意愿,竞争压力、“蛋糕共享”必然带来资源的“稀释”,同时我区自身在产业层次、区位条件上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上海、服务上海、联通上海的过程中主动对标找差、补齐短板。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能囿于一地一域,要在思想站位上接轨上海,不断开放胸襟、开拓国际视野,通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内集聚创新资源、配置创新要素,不断提升城市能级、获得发展优势,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

把接轨上海这篇文章做深做透,要注重全面和深入两个关键词。少一点短视功利,多一些长远规划、思想理念、体制机制上的对接融合,立足激活自身开放潜能,共赢发展。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具体措施,发力点有很多。比如做好项目跟踪落实,强化驻点招商,加大干部异地挂职培训力度,建好沪苏产业联动集聚区等等。我们要把“接轨上海”做出自身特色,彻底走出低层次承接的困局,实现更加科学精准、更高质量的接轨,助推“北上海”用更加开放的理念,实现自身更加美丽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