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绿色赋能,我区现代农业迈向高质量
本报记者 徐雪

每年10月底,海丰新大米一上市,势必在上海掀起一场“大丰大米热”。据统计,在上海,每10人中就有3人吃光明米业品牌的大米。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光明米业共有22万亩的生产基地,其中10万亩的海丰基地就在大丰。近年来,海丰大米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上海市著名商标”等信誉品牌称号,海丰米业是上海市域外最大的绿色食品和米袋子工程生产基地,并承担国家级和上海市级粮食储备任务。

进入11月份以来,丰收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新建的种苗中心一期成了园区里的又一个“热点”。每天都有长长的车队等候在这里,将一株株枝叶嫩绿、根系发达的种苗从苗床上“请”下来,运往周边地区种植大户手中。种苗中心不仅供应了我区及周边地区蔬菜、花卉、瓜果等各类种苗,就连上海崇明岛等地区的果蔬种植大户也都找上门来谈合作。

近年来,我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坚持“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新路径,认真贯彻落实“两聚一高”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富民33条”重点任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突破。201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3.23亿元、农业增加值83.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1%;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2.3元,比上年增长8.7%。今年1—3季度,全区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8元,同比增长8.6%。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我区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按照“压粮扩经”思路和农业结构调整“1055”目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区高效农业面积达125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27.13万亩,2017年全区粮经比为6.1:3.9,位列盐城第一。2018年实现5.8:4.2,2020年力争实现5:5。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3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园区核心区设施农业比重达80%,实现盐城市级农业园区全覆盖。精心组织农业招商引资,每年完成“三资”投入农业达16亿元以上。2017年,全区年销售超2000万元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29家、超10亿元5家,北大荒油脂年销售额突破40亿元,列盐城市农业龙头企业之首。

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推进“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加快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创建,全区在盐城率先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力50强,发展指数跻身全国十强,消费指数排全国第三;荷兰花海被授予“世界郁金香最佳景区”、“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梦幻迷宫荣获“世界最大的永久性树篱迷宫”、“最大的永久性树篱迷宫路径网”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恒北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慢生活休闲体验村;全心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荷兰风情小镇”和“麋鹿风情小镇”2个小镇入选首批省级农业特色小镇培育名录。全区创成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2家,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3家,全国四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4家,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主题农园)5家,盐城市最具魅力休闲农业景点15家,“早春到乡村去踏青”“初夏到农村品美食”“仲秋到田间去采摘”三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农业部精品景点线路,全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6家,从业人员5.2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3.87万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盐城领跑、在全省争先。此外,我区推进“现代农业+互联网”,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农一网等在我区布点425个,实现村级站点全覆盖,创成国家级“信息进村入户第二批试点县”。全区建成益农信息标准社170个,一个区级运营中心,今年再建47个,力争实现全覆盖。我区还推进“现代农业+特色服务业”,全区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6%。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重点培育速冻蔬菜、脱水蔬菜、辣根、小龙虾、紫菜等名特优品种,农产品加工出口年创汇4000万美元以上。

质量兴农全面推进。我区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着力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全区农业“三品”累计373个,绿色食品个数盐城第一,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面积占比达54.5%。佳丰油脂、“丰收大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东沙紫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裕华大蒜、大丰大米、南阳辣根、柿子、韭菜及恒北早酥梨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宝龙龙虾被欧盟认定为中国欧盟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同时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完成区级验收。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区家庭农场总数达398个,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30个,农民合作社成员达18.13万人,占总农户87.5%。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启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所有村(居)的资金、资产、资源、经济合同全部录入系统核算管理。全面推行村级资金管理非现金结算,开通启用村务卡。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三资”阳光行动,在全区推广注册阳光村务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在“三资”门户网站和APP推送村级四务公开等信息。完善区、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全部进场交易,做到应进必进,今年以来已完成交易557宗,成交金额4.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