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报道①
“食安工程”护航百姓“舌尖安全”

本报记者 杨蕾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食品安全依然复杂严峻的形势,我区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今日起,本报推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报道,进一步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你看,通过检测,蔬菜农药残留是否超标一目了然。”8月8日,在区城北农贸菜场快检室,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科负责人王晓冬向记者介绍快速检测流程,只见快检室内配备有农药残留检测仪、食品添加剂检测仪、多参数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等多种检测设备,可检测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物质、水产品兽药残留物质等。过去,食品检测都是取样到实验室进行,并且需等几天才有结果,而如今从抽样到出结果,整个过程仅需半小时,并且市民可“面对面”见证检测结果。

以上仅是我区心系民生,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以解决食品安全难点、痛点、堵点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食安惠民工程,通过一个个食品安全工作“亮点”,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作为2018年食品安全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食安智慧监管让食品安全充分“晒”在“阳光下”。我区购置气质联用色谱仪和食品快检车,并在全区18家农贸市场建立快检室,完成快检“透明市场”建设,从而提升食品检测能力,城区健康农贸市场、城北农贸市场每天快检达20多个批次,通过多批次、全方位的快速检测,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仅今年上半年,全区18家农贸市场快检室快检农产品34975个批次,合格率99.89%,不合格产品全部通知下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如果说快检“透明市场”建设从源头保障菜品的安全,那么“互联网+明厨亮灶”则有效保障了市民的餐饮安全。走进新词大酒店,大堂内的显示屏正在直播后台食堂操作,食客可多角度全程看到食物制作全过程。去年,我区在400家中型以上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将餐饮提供行为透明化、可视化,接受监管部门和公众的监督,实现了后厨“阳光化”,有效解决了餐饮单位厨房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区建成智慧监管应急指挥中心,开发了食品安全智慧监管软件,实现了对食品经营单位执法检查数字化、移动化,执法人员借助移动执法终端可以实现行政执法无纸化、检查记录电子化,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利用基层协管系统应用,进行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打通了基层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

“农安大丰”建设是加快实现我区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食品安全“民生工程”最关键的一环,我区不断强化农产品源头监管和全程监管,突出生产、经营、运输等环节管控,通过建立规模生产主体监管名录、签订责任状、100%实施主体承诺、业务培训、开展日常监管、加大巡查力度,不断强化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与此同时,推动农产品追溯与信息化建设,与园区创建、绿色食品申报挂钩,上半年在国家、省平台新增追溯企业27家,打印使用食用农产品追溯码5842份,有力推动了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打造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大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