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秀美乡村入画来
——我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本报记者 朱洋

宽阔整洁的道路、清澈见底的河流、景色宜人的庭院……秀美乡村,生态宜居,令人向往。近年来,我区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换来了乡村环境面貌的崭新容颜,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生态河道美化乡村环境

西团镇六排河河道畅通、水面清澈,两岸绿树迎风挺立,周边居民喜欢到河边散步,享受农村新环境的舒适与安然。

近年来,我区围绕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在农村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提水平,全面推行“河长制”,建设水美大丰。镇、村两级河长坚持“边建边管、建管并重”原则,开展常态化巡河,落实河长治河管河责任,有序推进河道“两违”“三乱”专项整治,及时处置农村河道生态治理、长效管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坚持“科学、生态、创新”理念,加快2019年度农

村河道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农村河道生态治理特色亮点,建设更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加强河道管理,维护好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成果,促进水体循环,改善河道水质,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增产提供基础保障。畅通监管渠道,在农村河道醒目位置安装河长制公示牌,全方面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在南阳镇,“河长制”工作推进用上了新媒体手段,镇上每条河道最新的管理和整治情况,每个河长、河段长都能通过新技术手段做到心中有数。

垃圾治理刷新“颜值”

在草堰镇,有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在集市、村头等现场普及垃圾分类常识,进村入户宣传指导垃圾分类,动员和带动群众参与垃圾分类。该镇320多名党员志愿者、群众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

我区全面落实省、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农村生活垃圾按照“减量优先、鼓励分类、城乡统筹、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建立“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机制,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村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严格控制城市固体废弃物向农村非法转移、倾倒、填埋,防止城市散、乱、污企业向农村转移。各镇均成立环卫所,配备固定的保洁队伍,现有保洁员2200余人。同时,农村垃圾分类试点逐步启动,万盈镇率先试点全域性垃圾分类,已建成3座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三龙、小海、西团、南阳、草庙等镇及经济开发区均建成一座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

农房改善提升“幸福指数”

大中街道新团村康居点内,整齐划一新式楼房,白墙黛瓦、错落有致。门前是宽阔的水泥路,河道两岸绿树成行,环境变美了、生活富裕了,入住的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我区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突出规划引领,全面调查摸底,顺应农民群众实际需求,调整优化镇村布局、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等规划,着力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按照城乡融合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要求,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人员和经费,不断提高管护水平和标准,确保长效运行。在集中居住点配建便民超市、文化中心、卫生室、电商中心等,有力提升社区的品质,真正打造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新型农村社区。连日来,全区积极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宣传农房改善等国家政策规定,进一步了解农民群众的需求,真正把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这项民生工程办实办好,全力提升农民“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