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回家

本报记者 马苏南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变化,本报即日起推出《70年·难忘时刻》栏目,敬请关注。

金秋,对于麋鹿保护区里的麋鹿们来说是一个平静而又不平凡的季节。蔚蓝色的天空飘着几朵云彩,白鹭时而在麋鹿背部和腹部啄食吸血昆虫、时而跟着麋鹿散步、时而飞向天际……八九月份,麋鹿换去红棕色的夏毛,长出浓密的灰褐色的冬毛。刚过发情期的雄鹿不断取食,逐步恢复体力,为度过寒冷的冬天储备能量。雌鹿饱食终日,养精蓄锐,体内储存着大量的脂肪,做好了越冬御寒的准备。仔鹿早已退掉了身上的梅花斑点,它们将度过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寒冬。1986年,也是这样的秋天,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中国林业部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来自英国7家动物园的39头麋鹿返回祖国,来到大丰,至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著名摄影家、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杨国美时任大丰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他说,那一刻永生难忘。

上世纪初叶,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掳走了仅存于北京南海子的麋鹿,原产于中国的麋鹿从此在本土绝迹。1985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倡议恢复野生种群,让麋鹿回归故土,野生放养,并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什么会把大丰作为麋鹿回家的目的地?“1980年1月,在小海镇疆界河挖河时,在离地面4米多深的深灰色粉沙土层中,发现了100多枚动物骨骼和牙齿,经南京地质陈列馆古生物脊椎动物专家鉴定,它们是古代的麋鹿、野猪等,距今已有二万五千多年。”杨国美说,大丰本就是麋鹿先祖生活的地方。而大丰林场滩涂面积宽广,气候温和湿润,林地、草地、沼泽地齐全,陆生、水生食物丰富,人为干扰少,环境幽静无污染。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国家林业部确认,这里是重建麋鹿野生种群的最理想地点。于是,杨国美接到任务,筹建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当时整个保护区规划散养地面积1.5万亩。第一期工程1850亩,于1985年10月破土动工。不到一年,中心区围栏、野养区环境改造、中心区观察点都已完工。”杨国美回忆,为了迎接麋鹿回家,当时的大丰县委县政府可以说是全力以赴。39头麋鹿从海外归来,国内外有关部门和专家都很重视。世界野生动物荷兰基金会会长奈而斯·哈帕茨玛先生和他的儿子非柯·哈帕茨玛,随麋鹿到此录像。英国伦敦动物园路登和克莱威博士特地护送麋鹿来保护区。“1986年8月14日那天,四乡八镇的群众敲锣打鼓,打着‘欢迎麋鹿回家’的横幅,簇拥到公路边,欢迎麋鹿回归。”杨国美说,那是值得被历史铭记的一天。也就是在那时,他萌生了拿起相机记录麋鹿的想法。

尽管麋鹿具有300万年的生命历程,但长期过着遁离尘世、漂泊海外的生活,其生存方式、生活习性国人所知不多。为了尽快掌握麋鹿的生活习性、行为习惯,保护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在齐腰深的草丛中步行数十里,隐蔽地观察、记录麋鹿的活动。经过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回归的麋鹿顺利闯过了检疫、饲养、高温、疾病和繁殖五大难关。1994年,大丰重新划出2.5万亩土地,使大丰麋鹿保护区的湿地面积达4万亩;1997年大丰麋鹿保护区被提升为国家级保护区;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重要提名地。站在每一个为之不易的历史节点,都会让我们想起1986年那个难忘的夏末——那一天,麋鹿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