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白棉如海的“金大丰”

本报记者 宗敬婷 通讯员 朱明贵

“春来万顷棉花绿,金秋百里棉花白。”用这句话来形容30多年前我区的农村乡野最合适不过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区棉花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到90年代已经增加到60多万亩。记者了解到,我区种植棉花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初,实业家张謇来到大丰实施废灶兴垦,尝试种植棉花。我区属于沿海地区,土壤情况不佳,由于棉花耐盐耐碱、可塑性极强,经过多年探索,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技术逐步提升,还衍生出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纺织等涉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同时得益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摸索,土壤情况不断改良,我区棉花种植规模日益庞大,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棉花。

1993年,我区棉花生产进入鼎盛期,棉花种植管理技术也从散播、穴点、行种向营养钵育苗移栽、实施单株稀植、培育优质高产健壮株型的现代植棉技术方向转变。那时候,春天遍地的育棉苗床如白龙点阵;夏天连片成千上万亩的棉花高产片碧海连天;秋天棉花吐絮似银海泛浪。由于在棉花产供销上创造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且种植的棉花成色好、质量佳,大丰一时间成为名列全国前茅的产棉大县。

面对全县棉花产量、品质上发生的历史性提高,在当时国家粮棉生产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大丰把“棉花生产百万担”当成了奋斗目标,并且一直在努力。1996年11月26日,大丰棉花收购总量突破75万担,率先在全国内陆植棉县中实现人均向国家交售1担棉的目标。1997年10月28日,大丰棉花收购突破100万担的目标实现了。为庆祝这一目标的实现,当时还特地制作了一座雕像“丰收时节”——一位姑娘手托棉花,眺望远方,脸上充满丰收的喜悦,这位姑娘被亲切地称为“棉花姑娘”。可以说,棉花种植让大丰成为全国闻名的“农业明星”,摆脱了“贫穷”的帽子。很快,从中央到地方,数十家媒体报道转载这一消息,国家棉麻局、省市人民政府和众多产棉区纷纷发来贺电贺信庆祝。“大丰棉花——全国内地产量之最”“大丰棉花——棉花中的‘味精’”“大丰棉花——产、供、销行业示范标杆”等等赞誉纷至沓来,大丰棉花在生产技术、收购加工、流通经营等多个环节因为先进、规范、标准而成为行业示范样板,不仅引来参观学习者无数,农业系统的“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供销社系统的“棉花收购、加工及流通体系集成经验”、“丰富乡新丰村缘何成为全国首个万担皮棉村”等成为行业标杆先例和新闻亮点,棉花为大丰在全国创造了“金大丰”的美誉。

如今,虽然我区棉花的种植面积只有千余亩,但人们的生活不可能离开棉花的温情呵护,一股回归纯棉时代的消费新潮正逐浪而来。更重要的是,当今全国包括大丰在内的传统主产棉区出现的植棉面积下滑,且未因主要作物面积锐减而致使整个农业经济“塌方”,恰恰说明按照市场规律调整农业结构的导向正确性。所以我们期待,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大丰凭着厚重的棉花生产“历史家底”,将再次白棉如海、温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