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不务正业”的硬核外援来了
——我区多家企业开足马力转产防控物资
本报记者 顾晶晶 薛思思

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区许多企业勇担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转产防控产品,全力增产扩能,“不务正业”地加入到生产“大军”之中,用坚守与执着彰显着企业的力量和担当,用勇气和毅力诠释着企业的初心和使命。

一罩难求,万众心焦。大中街道的海聆梦家纺有限公司决定为战“疫”创新,临时改变生产线,将原来的家居线投入到口罩的生产中。目前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该公司克服了原材料紧张、工人短缺等困难,于2月5日开始争分夺秒转产口罩。“现在口罩比较稀缺,我们有能力和资源去生产口罩,那就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为百姓构筑起一道防疫屏障。”该公司生产负责人黄勇告诉记者,进入战斗状态后,企业员工纷纷响应,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公司短短两天就组织起一批170余人的生产队伍。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开工前该公司还对工人健康状态、行踪轨迹等信息进行调查登记,并在体温测量、厂区消毒等方面严格把控,确保生产有力有序开展。黄勇对记者说:“现在是刚开工的过渡期,工人们每天只能吃泡面,还要进行不间断生产,十分辛苦。但知道情况特殊,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想着要尽自己的努力为这场疫情做点什么。”据悉,目前该公司计划日生产口罩两万只,后续产能还将进一步提升。口罩经杀菌处理、检测合格后,将全部移交给政府来进行统一调度分配,有效满足疫情防控机构和广大群众需求。

而这样的“幕后英雄”还有很多。高新区大丰工业园的柯莱斯克新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疫情爆发之初,就捐赠了相当数量的口罩和防护服来保障我区一线医疗需求。随着疫情的汹涌来袭,口罩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该公司当即决定投改生产线,全力保障口罩供应,缓解防控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在采购的口罩生产设备还不到位、大规模生产不能进行的时候,该公司为了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全力以赴保障供给,一方面组织员工进行手工操作生产,另一方面将原先的设备进行改装,尽快提升生产效能,竭尽所能参与到这场抗“疫”保卫战中。由上海客商投资的创治过滤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口罩及防护服原材料生产企业,他们生产的熔喷纤维布是防护口罩的核心材料。目前该公司也“够拼”,在全面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投身口罩等防控物资生产,展现了企业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白驹镇的盐城杉童玩具有限公司也立即行动、冲锋在前,打响了防控物资生产的发令枪。该公司紧急组织可以生产10万只劳保口罩的辅料,并安排工人开展技术培训,在第一时间全面投入生产……

小小的行为,大大的情怀。“这是国家大事,我们必须要上。”“疫情防控有需要,咱们就得发光发热。”“我们要让医护人员尽快穿上战袍,要为更多群众送上充足的防护铠甲。”……一个个担当的企业,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句句感人的话语,成为了当下能够一扫疫情阴霾,驱散心中不安,抵御人间深寒的温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