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新教育,踏春而来
——坚守,只为倾听大海的潮汐
本报记者 胡勤荣 实习记者 胡城颢

学生在学习演奏乐器(资料图片) 单培泉 摄

 

学生在阅读交流(资料图片) 单培泉 摄

 

800年斗龙河,蜿蜒曲折,东向入海。黄河、长江众多支流泥土的冲刷沉积,让这片土地更富有诗意,孕育出丰厚多彩的湿地文明。112公里的滩涂海岸线,大丰东北一隅,一个渔村小学,临海而立,风姿绰约。2010年,2016年,2020年,渔业小学在时间的坐标上,新教育实验的种子,繁衍、扎根、呼吸、笃行,诗意地栖居。海风、海水、海鸥,大海的味道,亲切而明亮。

 

一个个“渔王”,站立着弄潮的光景

 

“幸福穿着桃红的衣裳,一个人小声哭着……”在渔业小学,你能听到金子美玲的童谣诗 。寂寞的时候,星星和蒲公英,我和小鸟和铃铛,向着明亮那方进发。绚丽的幻想,晶莹剔透的语言,启迪着孩子诗性的表达:老师是小螃蟹,有大鱼来了,老师举起钳子,大鱼飞走了。

读过400多首儿歌和童诗,看过1000本绘本,这是二年级当之无愧的“阅读渔王”。“渔王”,体验成功,给每个孩子找一个自信的理由;“争霸”,放大优点,在自我完善中增添成长的底气。几年来,该校结合“书香班级”“完美教室”等创建行动,开展“服务渔王”“学习渔王”“素养渔王”三类渔王争霸活动,拓展着孩子成长的路径。

爱读书的竞聘“阅读渔王”、爱表达的竞聘“故事渔王”、爱写作绘画的竞聘“读写绘渔王”、爱劳动的竞聘“卫生渔王”、爱吹葫芦丝的竞聘“演奏渔王”、爱捣鼓航模的竞聘“飞行渔王”……不同岗位的设置,让孩子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而竞聘、述职、评比的过程,则是从目标树立到行动自觉的转变。小组、班级、小学,渔王的升级,舞台的转换,又激励孩子朝着更高目标不断努力。

“水果渔王”负责分发水果,“读写绘渔王”指导同学写作,“故事渔王”课间给同学们讲故事……一个个“小渔王”成了班级的主人,也激励着生命个体的成长。阳是班级里的一个特殊学生,“渔王争霸”也报名了。起先,他跟着整理图书,慢慢地他爱上了听故事、看故事书的图画。“学习渔王”们每天教他读一段话,学习一个字,六年级时有了第一篇想象作文《我是猫》。得到老师表扬后,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写了15篇自由命题作文。

阳的进步,只是其中一个案例。翻开“唤醒生命光泽”自评表,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被记上一颗星,集满星就能兑换“渔王”奖章。陈风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开始时老师头疼、家长无奈。可在老师和“守纪渔王”“体艺渔王”“收发渔王”的悉心陪伴下,他不但学习成绩大幅提升,还收获了“卫生渔王”的金质奖章。守住每一个孩子,擦亮每一个日子,老师们一路耕耘。“我们通过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真正落实发展每一个的教育理念,唤醒每个生命成长的热情,重塑所有渔娃娃的成长信心。”校长童爱国说,把有意义的事坚持下去,会看到别样的精彩。

 

一盏盏“渔火”,裹挟着海风的咸湿

 

“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沈从文的这句话,龚爱凤老师时常咀嚼。她也喜欢那句童诗:为了明天的感动和美,我不睡觉。

2010年,从教20年的龚爱凤,遇到了新教育。什么是新教育?那是行教育,心教育,信教育,醒教育,兴教育,星教育,欣教育,幸教育……新教育究竟是什么?无论是朱永新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还是李镇西的“创造,梦想,有爱,专业”,都让她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解读。

走出迷惘,行动。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里、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心理学》里、在维果斯基的《思维与语言》里,像蜗牛一样涵养自己的耐心和定力;参与网师的研课、文本解读与设计等实战性的学习,利用教材和各种资源为学生量体裁衣设计各种课程;去无锡、内蒙古、山西、陕西、温州等多地学校,感受新教育实验的活力……

激情被点燃,注定要像陀螺一样运转。读一首诗,让时光安静;写一段话,让心灵慰藉;绘一幅画,让梦想起飞。她从读写绘课程的编写入手,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天明。即便是粗糙的,但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点评,终能渐行渐远。即便是缓慢的,但守得花开,享受生命成长的愉悦。即便是孤独的,但被认同被推广,收获一片芳草地。

“弦歌悠悠”“诗韵童年”“午读暮省”“电影课程”“家校共育”,一个个卓越课程的实践,让龚爱凤有了名气。但她更知道,孩子需要她,渔村需要她,她选择留驻,做一盏温暖的“渔火”。星火燎原,“渔之火”教师读书班应运而生,人手一本书,每月读一本,每周一写作,结成专业成长共同体。开展榜样教师、书香家庭评比,身边的榜样走上讲堂,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成长故事、亲子共读故事。榜样的故事就像一粒粒火种点亮了班级、点亮了家长、点亮了校园……

吴国兵老师组建了学校第一支“航模队”,开发了航模科技课程;校长带头学古琴,每个年级学生至少会一种器乐演奏;先后建成模拟飞行中心、障碍穿越飞行中心、车模训练场、3D建模打印中心、“STEM”创客中心等特色课程培训基地,一个个“梦工厂”,开始了提升渔村孩子“核心素养”的新使命。而改变教师评价方式,“管理优胜奖”“育人优秀奖”“功勋教师”“教学常规优胜奖”“提优补差优胜奖”“教学质量奖”等评选,促进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提升。

 

一曲曲“渔韵”,演绎着诗情的萌动

 

木格、花窗、青砖、马头墙,充满徽派风情。木质渔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是学校鲜明的文化符号。

一个简单的书架,一张小书桌,四张小凳子,这是楼梯间书吧,简单,却让孩子课间流连。共享书屋,共读藏书,16个了,校园20米之内触手可及图书。这里,阅读广场,渔歌亭,绘本阅读中心,书香浓。在经典中徜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得以净化自己的心灵,让书中人物成为生活的旗帜,德育就这样悄然发生。

文化铸魂,文化育德。该校建立阅读共情、暮省写绘、剧演悟德三层阶育人模型,开展专题阅读尝试,整合“六德渔娃”与每月一事对接,开展专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比赛、主题写作活动,用深度阅读、哲学思考、精彩实践,精确表达将阅读与育人融合。

“传统、科技、地域”,是该校的文化标签。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船老大到学校讲海洋知识、海上故事,组织学生开展当地渔业资源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是新学期的议题。“通过建设‘渔乡人家’综合课程,把一些即将要遗失的渔业文化保留下来,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从这里面读懂过去的渔业史,发掘老一辈渔民的拼搏精神。”童爱国表示, 加快建设渔文化广场、渔文化展馆,成立《渔乡人家》校本研发团队,以“渔文化”来建构学校的特色文化课程。

读写绘课程要走向精品化,让阅读、写绘成为渔娃娃的生活方式;科技航模课要进课堂,形成班本、校本课程,竞赛要走出盐城,冲击省赛一等奖;器乐课程要全校化、全员化,让渔娃娃毕业时每人会3-4种乐器……对孩子的发展,渔小人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担当。开办名师讲堂、榜样教师讲堂,组织省规划课题专家引领活动,多出新教育实验研究成果,为第20届新教育年会奉献一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渔村特色展演,渔小人航向坚定。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口风琴,葫芦丝,单、双管巴乌,合着优美的乐声,在古老渔船的甲板上放歌《渔乡孩子》,在古朴典雅的校园上空操控着航模飞机,这幸福的图景,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