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红色邻里,为幸福加码
——我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党建新模式
本报记者 胡勤荣 通讯员 张国庆

过党组织生活,新社区有党支部;参加志愿服务,新社区有岗位;解决“家长里短”邻里纠纷,新社区有“老娘舅”。近年来,我区以解决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党建新模式,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加入到建设“红色邻里”的共建共治共享实践中,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一张网络铺到底,“红色引领”固本强基

 

“我们要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美丽乡村新友谊。”刘庄镇友谊村党总支书记束长明在村里工作了36年,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他觉得要算好环境账、经济账和长远账。其中,党建一刻也不能放松。他介绍,该社区有18名党员,经过申请成立了友谊社区网格党支部,便于党内组织生活。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村(居)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组织架构,建强“红色邻里”主心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价值引领、宣传动员、联动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如今,1个党员中心户带动15户左右的居民,传递着党的“好声音”。党员中心户主动在门前挂红色标牌,亮身份、作承诺,帮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感召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在加强党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桥镇桃源居新型农村社区、西团镇众心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全面发力。桃源居新型农村社区以两条南北通达的道路为界,分为3个片区,每个片区由1名村委班子成员、1名网格员、1名党员中心户牵头,组织开展丰富的党日活动。“镇党建文化展览馆在社区安家了,党员群众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大桥镇组织委员单春芳介绍,党员评议“微积分”、每月议事日活动目前正常开展。而在众心新型农村社区,11名流动党员在紧邻的党群服务中心有了“新家”,多名退休党员干部主动服务社区建设,融入社区大家庭。

 

一个宗旨行到底,“红色温暖”送入民心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在刘庄镇友谊新型农村社区,有个“老书记工作室”。8名退休的老村书记志愿发挥余热,做基层党组织的“智囊团”、基层群众的“调解员”、党的政策的“宣传员”。“除了党员学习日,村里有重大决策时我们也会集中。”80多岁的老书记耿育根说,组织和群众信任我们,就要多做点事,平时我们轮流坐班,主要是收集社情民意,汇总后提出建议。看到不少烦心事得到解决,社区居民由衷点赞。

西团镇众心新型农村社区,大片的草坪绿得发亮。在这里,11名党员每人负责包保一片绿地。“我们的小区周边有天边湖公园,有牛湾河生态园,有抛丸机产业集群。”众心村党总支书记葛小平说,社区在打造优美环境的同时,强化公共设施建设,网络、公厕、充电车棚、天然气管道、雨污分流等一应俱全。“城里小区有的,我们也都有。”

“居民有诉求,我们有行动。”大桥镇大桥村负责同志介绍,居民反映社区北边的粮食加工企业车辆从社区里进进出出,有安全隐患。镇村干部对此高度重视,经过协调,企业封闭了南门,改走东门。“社区里没有小菜地,镇里特地在邻近地段为每家每户安排了二三十平方米的地方。”菜地虽小,但暖心,种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一把尺子量到底,“红色力量”焕发魅力

 

友谊社区有警务室,有全覆盖监控,但查大爷还是担心不安全,悄悄装上了防护窗。在外乡镇担任领导班子成员的儿子闻讯后,赶回家做起了父母的思想工作,老两口随即拆除了防盗窗。高秆作物影响通风和美观,小区居民自发制定乡规民约,及时进行清除,并补植低矮作物。垃圾分类管理、居家养老服务、医疗卫生设施等功能配置趋于完善,让社区有“颜值”更有“气质”。

“昨天刚有邻居在这贺寿,我今天一早就来打扫了,开开窗、通通风。”近70岁的徐大爷不久前刚搬进桃源居,他说,“我有文化大礼堂的钥匙。每天我都要来看看,抹抹擦擦,不来心里落空呢。”徐大爷不仅“管着”礼堂,社区里有什么突击任务,他也是牵头人。清理建筑垃圾、清除杂草这类任务,他总是第一个响应。“社区里不能系晾绳,不能破坏绿化,不能乱扔垃圾。”桃源居居民面对美丽如画的新家,对不文明行为坚决抵制。而众心社区居民拆除了30多座室外水池,也是爱护社区环境的表现。

位于刘庄镇友谊村的永丰家庭农场是省示范农场,创办人王爱芹是省“三带人员”。这几年,她流转了近千亩土地,进行多元化生态养殖、种植,产品正常供应上海市场,带动30多位村民致富。在友谊新型农村社区,还有国内众多媒体报道的“拾桔好人”朱启兵、朱养荣,他们被社区群众评选为“友谊好人”。榜样就在身边,社区居民在乡贤文化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接受精神熏陶。对不对、好不好、美不美,大家心里有杆秤。

探索小区治理新路径,“做足党味、做暖家味、做浓情味”是一个新尝试。通过党建引领与共建共享、清廉文化、议事协商、文明创建、公益便民等方面进行融合,我区将不断编织近邻“红色网络”、搭建睦邻“红色阵地”、凝聚亲邻“红色力量”、汇集友邻“红色温暖”,搭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