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会师红旗满天飞
徐友权

在地图上你也许找不到白驹镇狮子口这个地方,因为它太小了,但它的名字却如雷贯耳。翻开中国革命的史册,有两个因会师而闻名遐迩的红色小镇。一个是陕北的吴起镇,一个是苏北的白驹镇。前者是因中央红军和陕北的红十五军团会师而闻名于世,后者因八路军和新四军会师而名扬天下。

我多次聆听过新四军老战士们神采飞扬的回忆,仿佛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近在眼前。1940年7月,新四军奉命渡江,开辟苏北。在取得黄桥决战胜利之后,继续挥师北上。与此同时,八路军黄克诚部从淮海地区南下。1940年10月10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二纵队六团和南下的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一团三营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为坚持华中敌后抗战根据地,开辟苏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在刘少奇政委和陈毅代军长的领导下,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巩固和发展了华中抗战根据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东方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忘不了那个欢聚的时刻,老战士们沟壑道道的脸上写满激动。他们说,是陈老总一记响亮的马鞭打破了苏北大平原黎明前的黑暗,会师的火种点燃了抗日的连天烽火。从惨烈的战争中走来,战友相见分外激动,泪水横流,忘情拥抱。欢呼声想彻天外。几十年后的今天,当地老百姓还记得当年欢迎会师队伍的秧歌:“白驹十月降天兵,会师红旗满天飞,铁军就是英雄儿女,八路都是烈火金刚……”可以想像老百姓们载歌载舞欢迎自己队伍时的情景,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歌舞。在欢快的唢呐和嘹亮的军号声中,变奏出一种地动山摇的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听过老战士合唱团演唱的《八路军军歌》和《新四军军歌》,老战士们唱起当年的军歌还是那么雄壮有力:“铁流二万五千里,直向一个坚定的方向……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我知道,这军歌伴随了老战士们一生,也许他们这辈子只喜欢唱这一首歌,因为血与火的音符已植根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战火硝烟早已散去,如今的狮子口是一幅风景秀丽的画卷。新落成的会师纪念地巍峨壮观,高耸的会师纪念碑似一把利剑直指蓝天。金色的阳光映照着通体白色的碑身,朵朵白云从碑顶飘过。站在碑座上凭栏远眺,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稻浪滚滚,瓜果飘香。抬头仰望,碑身气势雄伟。碑座四周镶嵌着墨绿色大理石。碑身正面顶部是镰刀和锤子的组合图案,两侧雕刻着深蓝色的八路军、新四军标志图案,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苍劲有力。碑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块石碑。右碑刻写的是陈毅元帅当年为会师写下的诗篇“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济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左碑刻写的是时任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的张爱萍将军满怀激情的和诗:“忆首聆教几多回,抗日江淮旧属归。新四军与八路军,兄弟共举红旗归。”

站在高高的纪念碑前,我们有太多的领悟和感慨,十月阳光下的土地和胸口一样滚烫。当我再一次回望狮子口时,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仿佛看到了两军会师的滚滚铁流,听到了陈老总气贯长虹的吟诗声。你看那开满无名小花的乡间小道上依稀可见会师战马留下的蹄印。那顶天立地的丰碑,就是会师将士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