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一方水土涵育一方人
——探寻南阳镇的“长寿密码”
融媒记者 叶东升 通讯员 董晓娟

说起南阳镇的特色名片,声名远播的“阀门之乡”首先跃出脑海。然而,来自区民政部门的一组最新统计数据,足以为该镇冠以“长寿之乡”的美誉。该镇现有3.4万人口,其中80岁以上老人1545人,90岁以上老人178人。值得一提的是,该镇有百岁老人8人,已超过目前世界公认的“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

倾心于“长寿之乡”的独特品牌,去年一位上海客商来到该镇投资考察,最终决定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占地530亩的康养小镇项目。该项目涵盖酒店、商业街区、房车营地、医疗服务等,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该镇耀眼的文旅地标。据了解,“十四五”期间,该镇将在“产镇融合,促进共建共享”上做足文章,不断放大“长寿之乡”的品牌效应,依托康养小镇这一项目,加快打造集康养、购物、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新镇区,努力让全镇人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筑生态,滋养“长寿之身”

 

“我们这里的环境好,空气清新,特别养人。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家住该镇城乡村二组的百岁老人顾兰英说道。老人生活在村里几十年了,长寿的秘诀除了每天出门散步、锻炼外,食谱里总少不了大蒜和韭菜。

据了解,该镇共有耕地面积7.8万亩,其中大蒜、韭菜的种植面积合计5.5万亩。大蒜、韭菜自然成了当地群众餐桌上的“常客”。“我们这里地处沿海地区,土壤偏碱性,是典型的夜潮土,更适合蔬菜种植。在勤劳的南阳农民精耕细作下,我镇大蒜和韭菜的亩产量分别高达4000公斤和3000公斤。”该镇农技中心负责人陈正东介绍,大蒜、韭菜辛辣味更浓,杀菌效果好,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滋养“长寿之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该镇聚焦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累计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网络、可腐垃圾厌氧发酵处理站以及微动力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12.4公里,创建区级美丽宜居村庄14个、示范自然庄点5个。与此同时,累计投入2000万元,疏浚各级河道49条,新建小型公益桥梁78座,建成生态示范河道6条。新实施“一片林”面积4615亩,建成森林村庄5个,2020年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4%,创成省生态文明示范镇。有土皆绿、是水皆清,正是这样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滋养南阳人民长寿的关键因子。

 

优服务,呵护身体康健

 

“顾奶奶,您身体不错,血压、血糖都正常。”3月11日,祥北村卫生室医生丁玮玮带着医疗包,冒雨来到83岁的顾兰芳老人家中,为其测量血压、血糖和体温,并叮嘱她有关注意事项。据了解,顾兰芳患有糖尿病2年多,早在2014年就签约家庭医生享受贴心服务。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丁玮玮渐渐成了顾兰芳最信赖的“健康守护人”。

在祥北村,签约服务的80岁以上老人有120户。面对腿脚不灵便的老人,丁玮玮和同事们主动上门服务,为老人健康把脉问诊。如今,该镇1500多名80岁以上老人均已建立健康档案,48名家庭医生与他们逐一“牵手”,免费提供健康包、高血压包、糖尿病包等20多种个性化健康服务。

不仅如此,该镇还有一支由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队。10名助老员分工负责 13 个区域,面向80岁以上老人的多样化需求,随时提供修剪指甲、理发、按摩、打扫等服务。去年以来,该服务队先后为1500多名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城乡村五组复员军人朱世美因病卧床,生活无法自理。助老员乌菊香每月定期登门一次为其理发、修剪指甲,被老人亲切地称赞为“就像多了个女儿”。

 

淳民风,传承“长寿基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见到广丰村102岁老人唐金娣时,她正和孙女在自家楼上聊着天,不时传出老人开心的笑声。尽管唐金娣白发苍苍,拄着拐杖,但依旧精神矍铄,笑容满面。“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现在每个月有500元尊老金,每逢重阳节,镇里还来看望慰问我。我一把年纪了,能被人惦记着,是一种福气!”唐金娣声音洪亮地说道。每天清晨6时,唐金娣自己动手穿衣、洗漱,吃完早饭后便出门活动。家人们十分孝顺,对她照料细致入微,让她晚年生活十分幸福。心情舒畅身体好,自然健康长寿。

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助乡风。近年来,该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厚植乡风文明沃土,树立起一座座精神灯塔。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候选人单德凤,“江苏好人”肖雅涵,“盐城好人”及“盐城市敬业奉献模范”朱成书,“大丰好人”曹明、刘海英、刘德新等一批先进典型,尊老助老、孝亲敬老也在当地蔚然成风。

“好儿媳”宋娟20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中风在床的婆婆,尽心尽力毫无怨言。每天,她都会和婆婆聊天,帮其翻身、擦洗、按摩,定时更换衣服被单,避免老人因长期卧床而生褥疮。“她尽心照顾婆婆,从未听到有任何怨言,她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熟悉宋娟的人无不这样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