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大桥镇:你还记得当年的我吗?

编者按:在小镇斑驳的时光里,留存着一代代人的美好回忆。即日起,本报推出全新栏目——“印象大丰”,展示我区各镇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带领读者领略小镇的别样魅力。

 

车水马龙的大桥集镇

 

大桥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到清朝末年,渔民、盐商云集此地,逐渐成为一个兴旺的海边集镇。民国年间,镇海墩(川港岸墩)旁的川子河上修建了一座木桥以便通行,人称“大桥”,大桥镇以此得名。如今,木桥已然不在了,只有宽阔的混凝土大桥,横跨在东流的川东港河上。听着传承百年的道情,吃着烧饼,喝着豆豉汤,和街坊邻里聊天话家常,这大概就是大桥人的幸福生活。

 

镇上的美味

大桥镇临海,镇内河网密布,农田面积大,鱼虾海产丰富,美味自然不会少。开了20多年的凤翔大酒店是大桥人宴请必去的酒店。店里的鱼汤面、麻虾肉圆、推浪鱼烧豆腐、老母鸡泡烧饼、馓子烧丝瓜这些特色菜,都是当地人最真诚的推荐。

大桥烧饼的名气很大。老板余师傅师从大桥最出名的烧饼师傅赵六小,开店有五六年,生意一直不错。烧饼做法就是大丰传统做法,但是他坚持老酵母发面,面粉也是精选,所以很好吃。尤其是龙虎斗,咸香中带着甜,非常美味。

还有一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豆豉汤,现在很难吃到。豆豉汤是一种豆制酱品,每年秋季大豆收获以后,经过熬制、发酵、浸泡,很多天以后才能吃上。豆豉汤味道鲜美,口感绝佳,远远超过现在超市售卖的各种酱制品。大桥的陈翠林2015年就曾获得过“豆豉汤代表性传承人”的荣誉称号。

 

老街还在,时光不回

大桥的老街有几条,同仁街算是最老的商业街。这里曾是老大桥的核心地带,也曾经热闹繁华,合作社、饭店、烧饼铺、肉铺、理发店、浴室、小百货店……居民不出百米就能解决生活所需,充满烟火气息。

在同仁街,记者路过一家大门紧闭的老浴室。周围街坊说它是大桥最老的浴室,至少有60年的历史,现在浴室到冬季还营业。浴室旁边是一家烧饼店,门上的“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对联已经褪色。木窗上仍然保留着“自力更生”的标语,虽然油漆早已脱落,但规整的字体仍然依稀可辨,每一个时代的特色在这里都留下痕迹,和今天的我们遇见。

 

大厂曾经的辉煌

从老街来到盐城海盟公司,这里就是曾经让大桥一代人骄傲的企业——大桥轧花厂。大桥轧花厂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经历各种变迁和改名,也曾制作过机械,生产过汽水、毛巾、床单,听负责人殷总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红火的时候厂里有1000多人,四邻八乡的人都在这里工作。

昔日一排排三角屋顶厂房,如今还在轰鸣,仍然焕发活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办公楼已经废弃了,楼下摆着曾经和工人们一起“战斗”过的机器。那个年代虽然工作辛苦,但是人情味浓,业余活动丰富,大家聚集在一起,团结又热闹。只要到饭点,工人们成群结队下班,手端铝制饭盒,去食堂排队打菜就餐。

 

美丽新大桥

看过了大桥的老街与老厂,有一种时光静止的错觉。来到桃源居,你就知道,时间从不曾静止,大桥一直在蓬勃发展,不断向上。

桃源居新型农村社区环境宜人,卫生整洁,周围健身设备、小游园等配套齐全,有着让城里人羡慕的大房子与好环境。居民们有空凑在一起做手工,聊着家常,商量着晚饭后去社区小广场跳舞,话语间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陈丽丽)

 

大桥轧花厂旧厂房

 

桃源居新型农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