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医改托起大民生
——我区全面深化医改让百姓更健康更幸福

本报记者   陆  慧

 

 

草庙镇村民赵力全患有高血压,以前总是乘车到大丰人民医院就诊,然而随着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现在赵力全看病就在自家门前,不用再出远门了。

和赵力全一样,我区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医改带来的实惠。医改关乎民心所向,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医疗卫生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今年以来,区卫计委致力于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让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亮点一:以做实医联体为抓手,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我患有糖尿病,在镇上的卫生院住院10天,住院期间,人民医院专家还通过互联网对我进行了远程查房,并提出了诊疗建议。”三龙镇60多岁居民王秀娟告诉记者,自从家门口的三龙中心卫生院与人民医院结成“医联体”后,现在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人民医院的服务了。

“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区卫计委主任徐向东介绍,为推进分级诊疗,今年,我区以人民医院、中医院为主导分别组建了“丰医集团”和“杏林集团”2个医疗联合体,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造血”功能。同时,人民医院选派12名具有副高职称的专家常年到基层门诊带教,并组成医疗技术小组,到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和巡回诊疗;中医院选派一批名中医到基层开设中医传承工作室。医联体内部也实现了医疗信息共享,建立了信息系统公共平台,其中包括就诊和大型设备检查预约、检验系统、影像系统的联网,避免患者重复检查,便于转诊病人的下一步治疗。“医联体内部还开通了双向转诊窗口,今年基层上转病人230例,区级医院下转到基层的康复病人436例,分级诊疗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亮点二: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推进医疗体系升级

“软”实力上去了,“硬”实力更要跟上。我区不断推进医疗体系提升工程,今年重点实施了小海中心卫生院、草堰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和西团镇卫生院原址扩建项目。白驹、三龙、方强、万盈、大中等卫生院建设项目正按时序扫尾施工,年内力争投入使用。启动实施了区二院精神病综合服务大楼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建设工程项目,预计明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

“我区还以卫生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徐向东介绍,今年我区实现了移动查房系统在全区镇级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完成了健康管家、健康医生APP开发应用。在部分村卫生室和居民家庭已经试点投放800多套健康监测设备,实行主动式的健康干预及诊疗。实施基层民营医院区域影像和电子病历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

数据显示,1—11月,全区镇卫生院门诊人次101.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1%;住院人次14638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6%。90.1%的病人留在区域内就诊,医改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亮点三:以惠民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基层运行新机制

我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基层运行新机制。一方面,不断推进基层服务模式创新。今年,以镇为单位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签约服务村卫生室由上年128个扩大到170个,占村卫生室总数80%,续约率91.4%。同时,城区参照农村模式全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健康“三个一”工程试点。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区万人口全科医生2.86人(含加注册);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57.94万份,建档率82%;预计年底累计制发居民健康卡43万张左右,农村居民健康卡拥有率将达到83%。此外,扎实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区三院与福利院共建老年病分院,建成老年病床60张;三龙中心卫生院与镇政府、华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盛医疗、中国电信五方联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收到群众点赞。

 

亮点四:以预防为主,全面优化公共卫生服务

57岁的新丰镇全心村村民陆圣彪患有高血压慢性病,几乎每天都会到村卫生室免费量血压。陆圣彪是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受益者,也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重点对象之一。今年以来,我区扎实开展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项目经费提高到50元。

与此同时,我区还积极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补助农村住院分娩产妇13376人,免费补服叶酸17260人,孕产妇艾滋病、梅毒筛查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率均为100%。以实现均等化为目标,我区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让基层百姓在享受便捷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