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精准扶贫,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之四
让“富口袋”与“富脑袋”双赢
本报记者 蔡剑涛

扶贫先扶智,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在草堰镇三新村,“要我脱贫”越来越少,“我要脱贫”越来越多。去年,该村实现脱贫15户21人,村集体收入也从15.8万元增加到了17.6万元。

 

剖析贫困的症结

贫困户39户69人。摆在三新村党总支书记王平案头的扶贫台账,清楚地记录着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家庭人口、文化程度、联系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

贫困户缘何贫困,这是村两委会和挂钩联系该村的党员干部一直在深入思考的问题。大家多次组织村民代表、贫困户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大家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想搞个大棚,又担心没有技术”“我也年纪大了,实在没有精力再发展什么项目”。在敞开心扉的“零距离”对话中,贫困户的贫困“症结”逐渐显露出来。

在此基础上,大家又逐一登门走访,确认判断。根据不同的贫困原因,村两委会和挂钩联系该村的党员干部,为各家贫困户分别制定了党员帮扶、政策兜底等不同的帮扶措施。贫困户景坤甲认为苗木种植前景光明,在去年帮助他栽种3亩女贞的基础上,今年又赠送树苗,在他家前屋后种上了20多棵果树;贫困户曹瑞兴希望找个岗位当工人,联系挂钩该户的交通局党员干部随即帮他协调落实工地材料看管的岗位,老曹愉快地开始了“工薪”生活。

 

建设培训的网络

剖析贫困户贫困症结,“缺技术”这一普遍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家决定以技术培训为突破口,促进村民致富。

区委党校是三新村的挂钩联系单位。立足部门特色,他们决定在三新村开设中专班,围绕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亟待掌握的农业科技开展普及培训。为方便农民,党校坚持送教上门,不让村民多跑一步路。消息一发布,村民奔走相告,先后有70人报名入学。党校还解放思想,做到“开门办学”,即使不符合入学条件,也可以做个“旁听生”。“纸上得来终觉浅”,党校又郑重承诺,村民若要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参观学习,他们负责全程服务,联系参观单位、安排参观车辆。

党校中专班只是三新村科技培训网络的一部分。村两委会还积极争取科技、农业等部门的支持,结合农时农事需要,开展“订单式”培训。去年水稻种植季节,他们邀请高级农技师开展了一场“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动员村民运用机插秧新技术,节省农本支出,增加作物产量。贫困户许卫忠种植了8亩水稻,采用该技术,仅插秧费用就节省了1200多元。

 

培植联系的纽带

种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文化和经济基础。这对贫困户而言,又是一道坎。三新村的突围路径是,培植纽带,在“传帮带”中推动技术成果落地。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三新村的普及,“纽带”李珍国发挥了积极作用。他有农技推广工作经历,思想解放,深谙科技的力量。镇村干部积极帮助他争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先后添置了3台机械插秧设备。水稻种植季,李珍国奔走作业,提供“一条龙”服务。许卫忠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完成机插秧的。直到水稻收获,看到每亩多收了100多公斤,李珍国才收取了部分作业成本费。

曹兴峰是党校中专班的学员。几场培训后,他果断决定扩大特经种植规模,流转土地种植了30亩大棚蔬菜。党校落实农技专家和他进行“一对一”挂钩,不仅赠送系列科技书籍,还定期到田头“手把手”辅导。结对2个月后,曹兴峰就在村党员大会上做起了“报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村民学科技、用科技。每有周边村民或贫困户到他的种植基地请教技术难题,曹兴峰都是不厌其烦,反复讲解到对方连连点头。

“有组织的帮助,我们贫困户的日子一样有奔头。”三新村的贫困户对未来信心满满。今年,该村目标再脱贫7户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