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里就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有时下地都费劲,更别说下田了,这两年家里的2亩地只能荒着。现在好了,区镇的干部帮我们把土地流转了,不用干农活还不担心收成,坐在家里就有钱拿。”谈到如今的生活,刘庄镇友谊村78岁的乔木山老人满是欣喜。
友谊村原有耕地4800多亩,由于青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土地耕种基本成了留守老人和小孩们的事。但他们往往力不从心,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种地除了能保证基本的口粮需求外,很难赚到钱,所以土地抛荒现象屡见不鲜。然而这一切在今年得到了改变,区委组织部和友谊村结成扶贫帮困对子,多次到村里走访调研,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在“大走访”活动中,村民们也纷纷向走访干部敞开心扉,表示最大的心愿就是流转土地。老百姓期盼的事就是党和政府努力要做的事,组工干部们立刻行动,与村组干部一起联系客商,寻求合作,同时做通少数不想流转土地的村民的思想工作,终于成功将全村1000多亩土地流转给金色农业有限公司。从此,村民不再看天吃饭,并且有流转费和打工两份收入,村集体也从土地整理中收取一定的流转服务费,年增收超过10万元。
友谊村内有一块“飞地”,被通榆河隔断在村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连条出村的硬质路都没有。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蔡保生摸清情况后,帮助村里向国土部门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路桥涵闸,彻底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让家家户户通上了水泥路。贫困户赵兰凤患有糖尿病并发症,腿脚不便、眼睛失明,干部科郭大海咨询医生后,定期送来治疗药品,并帮助她申报低保。贫困户朱江海房屋破损,难以遮风挡雨,经干科张国庆帮助争取扶贫资金7000元,成功翻修房屋。春节期间,组织部30名党员干部先后慰问贫困户32家,3月份他们又带着致富树苗与村民共建“致富林”,合力栽下各类果树2000多株。区委组织部还负责走访刘庄镇东联村的886户居民,让他们同样感受到了组工干部的真情。
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区委组织部建立组工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制度,常态化开展“组工干部成长体验营”活动,把组工干部进一步导向基层、导向一线,通过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挂职锻炼、劳动体验等形式,补足基层这堂课,切实从基层实践中得到锻炼。
“‘大走访’是组织部门牵头组织的活动,组工干部更要躬体力行、率先垂范,要把‘大走访、大落实’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个人成长和历练的舞台,真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镇村农家、田间地头,面对面、心贴心地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谋发展,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升破解难题的水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蔡保生对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同志寄予了厚望。
(张国庆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