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走向蓝海——打造海洋经济新高地》系列报道之二
构建“海洋+新平台”,增添蓝海经济新动能
本报记者 杨 燕

琳琅满目的海鲜水产、壮阔优美的海边景色、高科技元素满满的海工装备、高大上的海洋运输……近年来,大丰的海洋事业越走越远。瞄准更加广阔的蓝海经济,我区深化改革用“巧劲”,加大平台载体建设力度,构建“海洋+新平台”,着力在创新驱动上取得新突破。

港口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港口转型箭在弦上。根据国家战略规划的定位和要求,我区编制了“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岸线资源、交通、港口等配套专项规划,做到了规划全覆盖,用规划引领沿海开放开发。这其中,特色口岸的建设一直摆在首要位置,今年以来相关工作捷报不断。4月中旬,大丰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正式验收,这是盐城市首家保税物流中心,总投资6亿元。对于港口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对完善全区沿海集疏运体系、做优对外开放载体、加速临港产业集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如今,该中心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可形成年处理货物200万吨,10万标准集装箱的综合能力。

特色口岸建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粮食仓储二期工程是大丰港现代粮食物流中心的一个在建项目,当前项目基础土建进入尾声,一个集粮食收购、储备、中转、质量检测于一体的现代粮食物流基地蔚然成型。据了解,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容纳粮食500万吨,将成为盐城最大的粮食中转站。一个个平台的集聚,让大丰港的辐射效应愈加鲜明,大丰港正为长三角、苏中苏北的腹地企业提供经济、快捷的物流平台,一个大宗物流基地初步形成,这为我区海洋产业的进一步繁盛拓宽了空间。而随着大丰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中韩陆海联运试点口岸、活牛进口指定口岸等一系列特色口岸的建设快速推进,大丰沿海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走上国际舞台。

港城配套是海港发展的题中之义。随着港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区入驻企业达1098家。2015年大丰港启动公共租赁房建设,如今公共租赁房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规划建设的多层宿舍楼、多层公寓、小高层公寓布局合理,将为当地居民、港区企业员工提供优美舒适的新家园。为之配套的邻里中心工程已于4月份完工,该中心设有食堂、药房、超市、理发店等功能区,可满足公共租赁房一、二期共300多户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港城载体的建设无疑有效提升了港区项目承载的软实力,对于港区招商引资、产业集聚、企业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

探索蓝海经济还离不开金融创新。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不断深入,大丰港建设步伐加快,大丰港集团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以来,该集团全方位深化集团改革,加大与上海港和世界500强企业战略合作重组,积极推动种业公司、木材公司上市进程,加快和顺科技申报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依托海融国际贸易公司等平台,进一步做大集团贸易,通过建立多元化海洋经济投融资开发机制,发展投融资平台,助推海洋经济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