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深化改革疏通堵点痛点难点
——七论打好富民主动仗

本报评论员

 

“改革是富民的最大红利。”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这一论述,打开了我区富民新思路,明确了富民新方向。全会还明确,要抓住引领性强、撬动力大的关键性改革,采取措施强力推进,着力疏通堵点痛点,带动富民取得突破性成效。以增加有效制度供给为动力,释放深化改革的富民惠民效应,必须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努力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为富民增收架金桥、铺坦途。

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富民清障开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是聚焦富民工作的“突破口”。为实现更加彻底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精准地“服”,我们要深化国家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实现“3550”目标。要加快构建“不见面审批”办事模式,除法律法规规定和暂不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外,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全程公开、快递送达、网端推送、无偿代办”的方式开展网上全程办理,释放市场活力。要大力建设政务服务“一张网”,建成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一门一端一号一码”政务服务体系,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可以说,在富民之路上,只有用政府放权让利的“失”和“痛”,才能换来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得”和“爽”。

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为富民夯实根基。重农固本,是富民之基。全区农业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建立,如何进一步将改革的效应与红利逐步释放?我们首先要在“三权分置”上做文章。土地是农民收入的源泉。“三权分置”目的是放活土地经营权,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撬动农业农村资源的市场价值,真正让农民增加收入、吃上“定心丸”。其次,要将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流动”起来,对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进行盘活利用,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把休眠的资产变成财富的“活泉”。此外,要统筹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并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强化创业富民导向,鼓励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活跃农村经济。

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富民输送“活泉”。企业口袋在“三个口袋”中,位置居中,一头联着富民,一头联着税收。企业强,则百姓富、经济强。上半年,全区工业企业为百姓增收、政府财税作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争当“店小二”势同一场全方位的革新,在全区上下精彩演绎,为企业发展立下了汗马之劳。我们要将这种“店小二”精神打造成大丰发展的“金字招牌”,对待企业家的心要“热”,深入企业的腿要“勤”,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招要“实”,更加精准地清除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让他们在大丰茁壮成长、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