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杨海霞:与古琴的这一场修行
本报记者 沈丹丹

杨海霞(右)指导学生弹奏古琴

 

7月17日,记者来到琴筝国乐工作室,古琴培训师杨海霞正在指导学生弹奏古琴曲《大鱼海棠古琴版》。只见杨海霞的指尖轻触琴弦,古琴便发出舒缓、悠长、淡远的声音,不如古筝的声音那般灵动,却比古筝多了一份深邃。

“筝悦人,琴悦己。”作为一名精通古筝和古琴的培训师,杨海霞用六个字道出了这两者的区别,当然也说出了研修古筝专业的她,偶然接触到古琴后就深深迷恋上古琴的原因。

1997年,杨海霞在扬州器乐场里听见了古琴的声音。“那是古琴曲《流水》,闭上眼睛倾听,眼前就会呈现出山涧溪流潺潺流淌的景象。特别是那缓缓流出的琴声,安静沉稳,不躁动、浮夸。”提起自己与古琴的那一次“邂逅”,杨海霞的眼睛里充满了喜爱与欢喜。从那刻起,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古琴。

杨海霞专修过古筝,按理说古筝功底深厚的她学习古琴应该轻松自如,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学习古琴,杨海霞去南京拜访了金陵派传人。看杨海霞天资不错,这位传人便将杨海霞收为弟子。“去南京学习,一心只想多学点技术,我便向老师提议,尽可能快地把曲子教给我。老师听了我的提议,狠狠地教训了我,他说‘杨海霞,你功利心太强,要是这样,你不如不要学了’。”杨海霞回忆,听见老师说她功利心强的时候,她蒙了,她觉得她的初衷只是为了不浪费外出学习的时间,想多学点内容,谁知却被老师批评了。于是,她改变心态,按照老师的节奏,在每天一小时的教授时间外,她反复练习已经学过的段落。她说,练曲子和读书的道理是相通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曲子也一样,反复练,静心品,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会有置身山水、共话江山的舒畅感。

从金陵派传人那儿学成后,杨海霞又去了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和老师手把手教琴不同,那里可以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积累,弹奏古琴曲时的体会也不会深刻。”就这样,杨海霞每天都坚持练琴4小时,不断充实理论知识,丰富对每首古琴曲的理解。“当你爱上一件事情的时候,它就会变得精彩有趣。”杨海霞概括了她坚持了20年且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理由。

要说练琴给杨海霞带来的好处,她说:“我庆幸我会爱上古琴,这对我来说是一场修行,它让我变得从容、平静、热爱生活。”她向记者介绍,每一首曲子都有独特的意境与深刻的启示。“比如《平沙落雁》描绘出‘秋高气爽,风静沙平’的意境,表达出作者的鸿鹄远志、逸士心胸,启示我们不为眼前的小事计较得失。《酒狂》描绘出作者在酒后踉跄着脚步,在貌似洒脱中一吐胸中的抑郁。当你投入练琴时,你便可置身清风明月的竹林深处,与作者把酒长啸。《流水》中,晶莹剔透的水滴、欢快清澈的小溪、汹涌澎湃的大江、浩渺无边的大海分别象征童年、少年、壮年、老年。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目标坚定,不惧不弃……”

焚一缕清香,泡一壶清茶,弹一曲清心,是杨海霞每天都会做的事情。而如今,她把弹奏古琴的技巧与心得毫无保留地教给自己的学生,她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学生爱上古琴,让古琴滋养更多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