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文明新风扑面来
本报记者 沈丹丹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创建的过程,是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提升的过程。一直以来,我区整体推进文明服务、文明校园、文明村镇等创建工作,让创建工作多层次覆盖、多触角延伸,为整个城市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

 

志愿服务温暖全城

“小伙子,我儿子让我在施耐庵公园等他,他住在健康小区,我在这里等他没错吧。”9月19日10点,家住草堰镇丁溪村的刘云霞在施耐庵公园的志愿者服务亭内,向志愿者咨询道。

一张桌子、一个储物箱、一把红色遮阳伞,就是志愿服务亭的全部“家当”。虽然布置“简陋”,但在这里市民却可以得到很多帮助。矿泉水、雨伞、手电筒等小物件可以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方便。在车站、联通公司等单位的志愿者服务亭内,还设有意见反馈记录簿,在那里市民可以写下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留下电话号码后还会得到工作人员的电话回访答复。

据了解,目前我区在公园、广场、主要道口等人员密集场所均设置了志愿服务亭,并安排志愿者提供贴心热情的服务,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文明之风常驻校园

规范养成天天讲、文明礼仪定期评……走进我区各所学校,浓浓的文明“风”扑面而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及各种文明宣传语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多年来,各学校切实加大“24字”及“八礼四仪”等方面内容的宣传教育力度,师生知晓率达100%。

9月19日,11点25分,区实验小学食堂内,学生们有序地拿着自己的餐盘,迅速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用餐。整个过程中,没有嬉闹、没有争抢,一切都井井有条,这是餐饮之礼的生动写照。“老师好”“你好”“报告”“请进”,这样的对话时时可闻,这是待人之礼的生动诠释……此外,我区开辟“行知互动剧场”这一平台,开展“微关爱”走进社区、“美德少年”“最美教师”评比等活动,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在这里扎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文明乡风浸润心田

走进我区村庄,只见房屋错落有致、河水清澈透亮、水泥路平坦宽阔、村民安居乐业……环境美了,文明的“里子”也可圈可点。据了解,我区将移风易俗工作与文明村镇建设、村规民约及家风家训传承、文化活动等相结合,打通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开展“大丰好人”等评选活动,加大典型示范引领效应;通过遍布各机关单位、各镇村庄的“道德讲堂”,讲孝老爱亲、爱岗敬业,弘扬正能量。

“以前晚上没事喜欢打打麻将,现在就愿意和大家一起跳跳广场舞,既锻炼了身体,还能练习舞蹈,参加送戏下乡等活动呢。” 草堰镇三元村村民蔡美香告诉记者,以前干完农活,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现在有了活动广场,大家都愿意跳跳舞、健健身,偶尔还会自发组织文艺演出,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

如今,只要细心观察,你都会发现,文明的正能量已嵌入我区的每一个角落,镌刻在城市精神的最深处,反映在每位市民的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