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高新区:向着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本报记者 陆慧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辆辆大型运料车来回穿梭……总投资10亿元,一期新上1000台CNC加工中心设备的江苏杰美精密电子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折射出高新技术区项目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我们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12个,其中10亿元或3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2—3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12个。确保到2020年,实现集聚人口10万人、实现税收10亿元、形成重大产业或项目10多个的目标。”该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聚合资源,高质量加快产城融合

一条条宽敞通畅的马路,不断拉开框架;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传递现代气息;一片片绿地鸟语花香,彰显无限魅力。

近年来,该区城市面貌展露出崭新“容颜”:图书馆正式开馆、丰华国际商务大厦投入使用、按三甲标准建设的大丰人民医院即将正式启用,碧桂园、印象康桥、碧水豪庭、宝达香格里拉、荣润理想城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陆续交付;城东片区教育水平名列全区前茅;东郊公园、海棠花园、花都美食城亮化工程全面提升……

作为新区,不仅要规划产业,还要建设城市;不仅要聚集“物”,还要聚集“人”。该区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路子,着力推进宜居之城、智慧之城、创新之城、生态城市建设,让百姓安居乐业。坚持以人的宜居为核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功能形态。加快苏州外国语学校大丰校区、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以及东方润园、紫云城、苏州升益等高端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东菜场等为民实事工程年内投入使用;福成大道、健康路东延、大华路东拓、公园路东接等连接线道路工程年内竣工通车……

绿色生态是永恒的主题。该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今年将加快清水廊道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支持新奥燃气、中节能供冷热等绿色能源项目业务发展,并建成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搬迁垃圾压缩站,大力实施绿化增植补栽行动。同时深化智慧共享理念,深入推进新区技防城和“雪亮工程”建设,加速政务信息化资源整合,探索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建设智慧工厂。

 

聚焦产业,全力突破重特大项目

一边是生活,一边是产业,该区的产城融合发展中,是一个个项目建设的有力推动。去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17个。新签约世贸天阶“宜真通”、鑫源昌科技等亿元以上项目26个,尤其是以非寻信息、苏视光电等为首的16家“高精新”项目落户启航未来智能终端产业园,重大项目丰盈锂电池加快推进,晶利达电子、德硕精工等高端CNC加工中心项目陆续投产,万佳城市广场、道诚科技大厦、鸿基科技大厦等地标性工程全面组织抢工会战,特色产业加速集聚。

今年以来,该区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亦是如火如荼。紧紧围绕年初排定的“五大类五十个”工程项目,督促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攻坚推进,不断深化项目推进周会办、旬交流、月通报、季考核制度,确保启航未来智能终端产业园入园的项目上半年基本竣工投产,丰盈锂电池项目7月份第一条生产线产品下线、年内全部投产,世贸天阶“宜真通”、德硕精工、丰旭达科技等项目年内竣工,宝达大酒店、万佳城市广场、道诚科技大厦、鸿基科技大厦等项目年内全部建成对外营业。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企业,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一批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项目提速推进,推动着该区的新形象、新发展。

 

聚力创新,不断激活内生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南京大学技术成果转移分中心在新区揭牌,与中国石油大学政产学研合作全面开展;希望小镇、创意小镇、卯酉·创客邦等创新创业平台集聚各类创业团队90个、创客近700人,北京博雅立方企业级大数据服务中心引进人才近400名……这里已是一座创新创业活力四射的新区。

创新永无止境,该区将继续加快创新发展步伐,集聚高端创新资源,释放体制机制活力,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方面,用新的眼光推进金融创新。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高鑫投资、兴城投资双2A级融资平台作用,研究并积极争取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新型直接融资模式,推动经济、金融互通互促,为实体经济换道超越注入持久动力;市场化运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等,发挥产业投资基金杠杆和引导作用,募集更多社会资本用于支持新区特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用新的高度推进科技创新。继续强化与南大、常大等知名高校院所战略合作,积极推进丰华生物海外研发中心、丰盈科技锂电池研究院、非寻信息和苏视光电研究生工作站建成,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新区加速流动;在希望小镇建设高层次人才沙龙,大力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将最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企业发展中,全年确保新培育“星级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各不少于3家。大力实施“金丰人才工程”,全年引进本科生以上人才不少于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