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民生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感
本报记者 陆卉

社会稳,百姓安。近年来,我区从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紧扣保障改善民生项目的落实,从改善衣食住行到解决上学难、看病贵,从提高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水平到增加群众收入、提升群众生活安全感满意度,群众各项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优质教育

位于三龙镇的六舍幼儿园,是盐城市首家通过省优质幼儿园验收的村级幼儿园。“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宽敞的教室里设备一应俱全,四处可见老师与孩子一同制作布置的手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这一实际,我区各镇不断提升幼儿园办学水平,严格规范幼儿园运营,切实将幼儿园打造成幼儿快乐成长和发展的沃土。与此同时,不断调整教育资源布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6月26日,大丰外国语学校正式开工建设,目标打造贯通幼儿园至高中课程的国际化教育高端学校、江苏地区标杆性双语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我区优质教育的均衡布局。我区通过教育布局调整,按照区域内适龄学生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学校的招生范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小学巩固率100%,初中巩固率99. 94%,初中阶段升学率99.47%。

 

社会保障让所有人看得起病

62岁的李卫林是自来水厂的一名退休工人。去年因患脑膜瘤入院接受治疗。通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李卫林住院期间省下了9万多元医药费。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全民医保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我区大病救助、托底救助标准为盐城最高,横在群众就医需求前的那道“坎”变得越来越小。

杨荧是我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她告诉记者,目前该院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实行免费住院治疗。去年,我区累计减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费用168.87万元,并对全区1496名残疾、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实行免费服药和体检。

去年以来,我区加大支出型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医疗救助1.59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631万元,投入500多万元实施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工程实事项目,进一步拓宽低保边缘户救助范围。去年,共有121名特困群众得到专项救助。

 

宜居宜业提升人民幸福感

随着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大力推进,如今,不少市民发现,很多变化正在悄然发生:社区环境比以前清爽多了,卫生死角不见了;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车辆停放有序了;城市建筑大变样,户外广告美观耐看了……近年来,我区坚持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相结合,标本兼治,统筹推进,整治“脏乱差”,让城市更宜居宜业。

6月30日,全长约83公里的江苏盐城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主线正式通水,我区的新水源地大丰支线工程也在不断加快建设中。支线通水后,将为全区居民提供充足又优质的水源,有效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都在围绕群众幸福感上下功夫。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民生新画卷正在卯酉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