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业兴民富奏响生活之美 绿色扶贫迎接美好明天
——改革开放40周年农业农村发展篇(5)

本报记者   杨 

 

走进国家级生态村恒北村,春来梨花恰似香雪海,迎赏花者无数,仲夏累累梨果挂满枝头,引乐购者万千。就在早酥梨上市时节,恒北村村民朱朝军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在村里举办的首届梨果评比活动中,他家种植选送的早酥梨获得了一等奖,引得众多客商慕名而来。

“你看,这一片都是政府免费给我们种植的果树苗。”大中街道晋北村低收入农户袁凤鸣给自家的果树苗木浇水时显得很激动,“政府的绿色扶贫方法好,我这房前屋后一共种了10多棵梨树,增加了收益,还美了田野。这扶贫我心里踏实、高兴。”

绿色扶贫工程是保护生态之举,也是富民发展之策。今年以来,我区将“一片林”与扶贫增收结合起来,紧锣密鼓实施“绿色扶贫”工程,全区党员干部免费为全区11000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每户种植10棵果树,由帮扶人对接联系,区农委提供技术服务,并上门服务,提高种植水平。通过这种“绿色”方式,使“一片林”的内涵得到丰富,精准扶贫的效益逐步彰显。绿色扶贫工程实现了“一户不落,应栽尽栽”,不仅保护了生态,也增加了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实现绿色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截至目前,全区果树种植面积72000多亩,年产水果近8万吨。其中优质梨类种植面积32000多亩,仅恒北村梨种植面积就超万亩,梨品种20种。村里为梨果注册了“麋鹿”牌等45个商标,形成品牌化运营。研发的梨酒系列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销售,销路、信誉俱佳。

走进南阳镇广丰村的村头,笔直宽敞的水泥路旁有片近40亩地的树林。村民们给这片树林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富民林”,这是区直多个部门与广丰村绵绵情谊的见证。该片绿色扶贫林占地近40亩,所栽植的银杏、甜柿子、薄壳山核桃等适地适生树种,品种新、效益高,所有的收益将全部划归低收入农户,既增加了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又实现了绿色扶贫和乡村旅游的有效结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幕幕绿色扶贫脱贫的景象正在演绎着。

“今年区里相关部门免费给我发了10棵树苗,今年春季雨水充足、光照好,树苗长得生机勃勃。只需两三年工夫,这批梨树就能给我家带来不错的收入。”白驹镇新垛村村民单兆祥满脸高兴,“这些树苗都是领导给我们买的,他们不仅为我种上致富树,还派技术员指导,我很感激。我一定要把树管护好,让它变成我的‘摇钱树’。”裕华居委会的贫困户曹士珍话语中显得很有底气。大中街道光明村因病致贫又丧失劳动能力的王俊桂,最近常常来到村头的扶贫林走走看看,“听说种树的收益都会分给我们这些贫困户,我想想心里就美滋滋的。” 初尝绿色扶贫政策的村民们,正按照精准脱贫战略总要求,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利用“一片林”“绿色大丰”等工程建设合力推动果树种植业趁势发展、特色发展。全区林果产业建设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形成旅游观光、专一化种植的林果业良好发展势头,真正让果树种植发展成为“甜蜜事业”,帮贫困户脱贫,助乡村振兴。

栽下一片林、留下一片绿、富一方民。“绿色扶贫工程,就是从绿色产业中掘金,造福一方百姓。”区委农工办主任潘伟表示,下一步我区将以镇(区)为单位,成立林果苗木合作社,做好本区域内苗木的管护和未来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确保绿色扶贫工程与本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并取得实效,力争贫困农户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真正将绿化生态工程打造成绿色富民产业,以生态建设的新成果造福于民。

 

村民共同种植“一片林”   王越  摄

 

专家指导果农管护果树    邱鹏  摄

 

党员干部同村民一起植树     邱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