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颜达海:一位老农机手的传奇人生

颜达海(左)和陈辉(右)一起研究农机

2019年春节刚过,我们沿着226省道北上,来到辉洋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董事长陈辉的带领下,走进了颜达海的“农机王国”。

 

颜达海出生于1950年,19岁开始,一直坚守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追梦路上,50年如一日,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才智。多项农机发明获得国家专利,2018年他被区民企商会评为“首届十大民企工匠”。

“从早上7点起,颜老就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了,劝都劝不住,他说这是几十年的习惯了。”陈辉介绍道。“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求新、求变……”说起农机,颜达海豪情满怀,如数家珍地聊起自己近半世纪与农机结缘的情怀。

1966年,家境贫困的颜达海,小学毕业后便辍学回乡务农。每天跟着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手持镰刀、大锹、锄头等农具,弯腰驼背一个劳作姿势持续几小时,难得有一次喘息机会。颜达海心想,要是用上机械化耕作该多好啊!但是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对于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维修十分陌生,要与农业机械结缘,几乎比登天还难。机遇还是垂青于这位有梦想的年轻人,1969年的秋天,村委会安排他到县农业机械局参加农机专业技术培训班,凭着对农业机械的兴趣和爱好,三个月的学习时间结束,颜达海以优异成绩从培训班结业。

学成归来,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将生产队的农机具进行拆解组装,一边自学农业机械的理论知识,一边虚心向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磨合,让颜达海从门外汉逐步成长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农机能手。

1994年春天,颜达海被聘任为三龙镇三强农机配件厂业务副厂长,该厂是一家综合性农机加工企业,曾生产轴承、打火机变压器、背负式农用收割机等产品,颜达海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在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上创造一片新天地,开创农业新时代。”

说干就干,颜达海在工厂的修理车间里捣鼓起来,设计图纸,购买材料,车、铣、镗、刨、焊项项都亲自操作,失败了,推翻重来,浪费的材料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就是凭着这份热情,2008年6月30日颜达海向国家专利局提出棉花拔秆粉碎收获机的发明专利申请,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审查,国家专利局认为,该发明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果好、棉杆收获成本低,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09年12月30日,颜达海手捧国家专利局发给的专利证书,激动得热泪盈眶。

“开弓没有回头箭。”凭着对农机的“钻劲”,颜达海经过一年时间的苦战,又发明了能够切抹甜叶菊枝条上的叶子、且不伤及叶子的叶子切抹机。并于2011年6月1日获得国家专利发明认证。接下来,颜达海像一台拧紧发条的机器,发明的一款款新型农业机械纷纷面世:提升式水田开沟机、复式清沟机、沼液还田机、反旋式多功能开沟机等新产品从辉洋农机公司的大门开出,奔向田间地头。

细雨如烟的春夏之交,正是水稻播种插秧农忙时节。在田野里劳作的农民,弯腰插秧,一个田间劳作就是几小时……年近古稀的颜达海心中升腾起研发水稻直播机的冲动。经过三轮试验,颜达海大胆选用铝合金材料,设计了同步滚动旋转的保种支带,成苗率达到98%以上。完成了水稻穴播器的主体设计之后,颜达海开始走访周边的农场,征求农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听取建议后,颜达海又在排种轮上重新设计,用无级变量的方式调节播种量,从零至三十粒的播种排序变级,播量精准,成穴效果良好。

踏平坎坷成大道,风雨之后是彩虹。2017年的春天,在上海农场川东分场的春耕水稻直播新技术推广现场,辉洋农机与国内外两家知名企业同台竞技,结果辉洋公司生产的水稻精量穴播机一举夺魁,以安全、可靠、精准赢得全场客户的青睐。去年上海农场使用该穴播机试种水稻30000亩,获得大面积丰收。试种结果证明,这项水稻直播新技术的使用,省工、省种、高产、高效。辉洋公司成了这项新技术的引领者。2018年5月4日,国家专利局正式受理辉洋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谷物精量穴播机”发明专利申请。

(沈春涛 陈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