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生活变模样,村民喜洋洋
本报记者 蔡剑涛 通讯员 阮永富

新丰镇太兴村村民积极参与新一批农房改善工程选址。

 

“要是能选到第一排最东面就好了。出门就是路,离公园也近。”“你看那规划图,哪家出门不是路?要我说,选在哪里都是蛮好的!”10月25日一早,新丰镇太兴村党群服务中心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村里新一批农房改善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大家都是赶来选址的。

村党总支书记王友宏一边热情招呼着熟悉的村民,一边给记者介绍情况:“居住点规划集聚村民340户,目前已经建成230户。这次参加选址的又有100户,年内全面开工建设。”村民奚圣平就是来参加选址的。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家里的老宅已经建了好多年,早就盘算着翻建新房。“赶上党的好政策,瓦房就要变楼房咯!”

瓦房变楼房,村民喜洋洋。漫步在已经建成的居住点,每一个擦肩而过的村民,脸上全都洋溢着笑容。和他们聊起搬迁新居后生活,大家说“改变的不仅仅是住房。”

捏住烟头,深吸一口,掐灭后,找了就近的垃圾桶丢进去。村民韦仁元告诉记者,以前他住在太兴村5组,整个村庄点总共不超过10户人家,“陷在田中央,226省道开通前就是个‘孤岛’。”“过去,大家半夜突然生病,就算疼得满地打滚也没办法,只能死挨到天亮,因为汽车根本开不进去!”“现在好了,村卫生室就在家门口,4个医生轮流为我们服务。在家门口吼两声,都能叫到医生。”说出这话,韦仁元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衣服、鞋子、被褥……农家院落晾晒着的物品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也说明着居住点的入住率。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连续3家院子里晒着的鞋子都是“白帮”的。“才不是‘白帮鞋’便宜呢!”村民潘金凤得意地说,“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不会脏了鞋。再说,大家全都洗脚离田干了别的活,什么鞋不能穿?哪像过去,出了家门,必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踏上双位漫步机,整个人都轻松起来,怎么也不像一个70多岁的老人。面对记者的称赞,陈凤英赶紧接过了记者的话匣子:“人老了,半月板受了伤,算不上锻炼,就消消食。”在和老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搬入小区前,每天晚饭后村民不是串门聊天就是窝在家里看电视,由于很少运动,不少人腰上有了“游泳圈”,有些年轻人都像“霜打蔫了茄子,没一点精神。”各类运动器材的投入,把大家的兴趣集中到了健身休闲上。记者问陈凤英到集中点入住,究竟好在哪里?她想也没想就答道:“从前家家户户都是露天茅厕,夏天蚊蝇特别多。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冲水马桶,感觉特别清爽。”

健身角紧邻着一条中心路,高高耸立的有绿树,还有路灯。让村民引以为豪的是,小区路灯使用的都是绿色能源。“不用电,太阳晒晒,每天定时会亮起来!”“我们小区还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不用密码,随时连接上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这里建有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一路参观一路采访,村民纷纷说着自家居住点的“好”。新丰镇党委副书记张建华告诉记者,按照“六通十有”标准,区镇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完善集中居住点基础设施配套,村民享受到了城市生活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