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学生减负还得过了家长关

近日,一篇《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刷爆朋友圈,作者“吐槽”南京正在推进的学生减负政策,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孩子柔弱的肩膀扛不动太沉的书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将学生书包里不必要的卷子、作业本、辅导教材作为“违禁物品”,翻它个底朝天,也不失是个办法。“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的规定,出台初衷也十分善良。可好政策为什么会引发轩然大波,甚至一片反对呢?那是因为学生家长并不领情。在他们看来,只有不断地做题、不断地考试,成绩才会蹭蹭往上升,才不至于“输在起跑线”。

一些家长在点评文章时认为,作业太少、练习不够,课堂上的知识就得不到巩固。声音尖锐的甚至说,这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懒政、庸政,学校不想研究教材、老师不想批改作业。既然学校不让做,老师不让做,那就回家做呗!从此“老师的作业”变成了“爸妈的作业”。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固然能理解,但成长不是拔苗助长。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规律,需要家长慢慢浇灌。实践证明,学习是一个长跑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热情是取胜的法宝,过多的补课、作业,只会给孩子增加学习和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磨灭他们的热情与兴趣,最终事与愿违。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放下对分数的渴望,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该怎么学、该怎么玩,顺其自然。

只要家长在反对,所有减负的政策注定会沦为水中月、镜中花。学生减负,还得在家长这一侧多做工作,让家长乐意接受、愿意接受,而不是普遍抵触。而让家长接受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教育不再“唯分数论”,应试教育真正转为素质教育。

(蔡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