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创新工作机制 重抓产业合作 办好民生实事
区场一体化发展步伐铿锵有力

本报讯 依托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全力建好上海农场中垦种业、方强农场种业公司、大中农场江淮种业在丰繁育基地,实现优势互联,共筑粮食安全;区场共建“大丰仓”品牌,恒北早酥梨、丰收大地小番茄等首批6款农产品入选合作产品,农产品销售开拓了新空间;阳光定食每天定时配送,从田间地头到学生餐桌层层把关,全流程可跟踪、可追溯,为全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区全力深入推进区场一体化发展,实现了产业合作互推互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社会事业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我区建立区场领导干部互相挂任、重大事项决策、协调沟通、落实推进工作机制,制订《关于推进大丰与上海农场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出台28条支持政策,实现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市场环境等6个方面一体化。将上海农场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以及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体系,“提升上海农场(大丰)发展水平、共建上海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加工基地”分别列入江苏省“十四五”规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产业合作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大丰与上海农场秉持区场一体化理念,坚持密切联动、融合发展,共同做大做强上海域外最大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产能合作基地。联合上海农场举办“长三角农产品新生态高峰论坛”等活动,与上海农场共创“大丰仓”农业品牌,建成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11个。光明食品集团“一园一厨五基地”项目加快推进,目前建成加工项目2个、种养基地11个,中央厨房每天为全区中小学生供应阳光午餐7万多份。随着更多上海优质企业、项目在丰布局,沪丰双方在先进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健康养老、研学基地等方面将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产业联动集聚、绿色食品保障、美好生活支撑,共同将上海农场打造域外农场的示范区、样板区。

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是上海和江苏首家省级层面合作开发园区,也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成立以来,我区高起点统筹规划,明确责任,细化目标,不断优化完善园区发展体制机制,合力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项目招引、考核体系等建设,加快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总投资40亿元的正泰新能源项目成为2020年度江苏省重大项目,一期3吉瓦高效电池及3吉瓦高效组件项目已建成投产。“加快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建设”列入国家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一座发展热潮涌动的“北上海·临港生态智造城”正在加速崛起。

办好民生实事,真正实现“沪丰一家亲”。我区将上海农场用水纳入全区水资源管理,完善供水管网,实现区场供水同网、同价、同质。旅游公路6号线串联上海农场、知青纪念馆,优化城乡客运班线,保障农场职工顺畅出行。在区行政审批局开设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窗,提高审批效能。区场联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村庄河道、道路、绿化、垃圾和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理。做好农场适龄学生入学保障,享受与大丰籍学生同等待遇。把上海农场医院纳入“丰医集团”管理,实现病人会诊、转诊无缝衔接。

据悉,今年11月份农业农村部将在上海农场召开全国农垦改革发展座谈会暨区域协作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大丰和上海农场协同发展经验,助力我区加快打造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场地合作”新标杆。

(朱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