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毕生坚守彰显医者仁心,无私奉献情洒特殊群体

作者简介:陈相富,1967年出生于大丰县三龙镇,1988年毕业于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财政专业,2001年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会计师。2018年起,就职于区税务局。自名“半知老翁”,热心笔耕。2020年10月,开设“大丰老陈故事”微信公众号,先后推送20余篇文章。

 

 

2021年12月18日,我第一次参加了由大丰义工联组织的慰问原大丰县麻风病防治院老人的公益活动,深深地被8位老人生活的状态所震撼。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怀和几代从事防治麻风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这8位老人的病情早已治愈,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基本生活和医疗也得到了保障。几十年来,老人们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唯一的家。他们不愿离开,并将在这里延续着对生活的渴望,走完余生,日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成为一段历史。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我从同事口里得知她认识一位原大丰防治麻风首席主管护师——朱政。我立即与朱奶奶取得联系,并约定下午2时左右见面。

见面后,大家寒暄了几句,我便说明来意。朱奶奶用十分惊异的眼光盯着我责问:“不是来看病的,要了解麻风病防治院的情况干什么?”

刚开始,朱奶奶很不情愿谈及那段往事。后来,也许是被我的诚心和善意所感动,她才打开了话匣子。她慢慢坐下,喝了口茶,点上一支烟,猛吸了几口,等情绪稍微平缓后,吩咐女儿拿出她的“八宝盒”打开,向我展示并讲述着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章的来历。

在3个多小时的交谈中,我恭敬地坐在朱奶奶旁边,聆听着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真情告白,以及荣誉证书、奖章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品学兼优,“新式接生法”的推广员

 

朱政老年生活照

 

朱政,1939年4月出生于原大丰县新丰镇裕北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8年9月,19岁的朱政聪明灵气,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盐城卫校助产专业学习。

在学校组织到滨海县实习的8个月期间,朱政全力协助老师开展乡村医生和民间“接生婆”的“新式接生法”业务培训。在手术台的“场景教学”中,她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后10多次担任“主刀手”,并非常老练地从孕妇腹中抱出新生儿。

1961年8月毕业前,原大丰县卫生主管部门卫生科,派人到盐城卫校将朱政作为专业人才,引进回丰,安排到县妇幼保健站工作。

刚上班两天,朱政便觉得单位业务不多、较为清闲,想起了在毕业前老师给莘莘学子的嘱托:“目前,基层农村医院急需大量的专业助产人员,你们是盐城卫校首届助产专业学生,一定要到医疗一线为更多的基层群众服务,才能配得上‘白衣天使’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

于是,朱政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没有来得及考虑青春和未来,向单位领导递交了工作调动书面申请,主动要求到最远的乡镇医院工作。

领导深感吃惊,看到她去意已决,就动员她到附近的大中镇医院工作。但是,个性很强的朱政执意要到最远的乡镇医院工作。领导只好满足了她的决定,重新安排她到方强卫生院。

朱政,成了当时全县农村基层卫生院的第一位“科班”护士。

一到方强卫生院,朱政便主动跟随几个当地社会医生们自带干粮,早出晚归,深入各村组进行“地毯式”调查摸底,并出色地完成了上级部署的工作。同时,对各村组现有“接生婆”的分布、年龄、技术等情况进行登记。

回到卫生院后,朱政把对各村组现有“接生婆”进行培训、推广“新式接生法”的想法告诉领导时,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了不影响白天工作,朱政就在晚上把各村组的“接生婆”陆续召集在一起,在一间简陋的平房内办起了“新式接生法”培训班,还手把手教她们如何制作和使用“产包”。

起初,几个资深的“接生婆”根本没有把这个尚未结婚生子的“晚辈小生”放在眼内,还时常缺课。一天,急诊室里忽然送来一位高龄难产孕妇,一家人哭求着医生救救母子俩。朱政在其他几个医生的协助下,将孕妇抬到手术台,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从孕妇肚子里抱出了新生儿,母子平安。没过几天,一个从未生过孩子的姑娘给难产孕妇接生的消息传遍了“接生婆”的耳里。从此,大家服服帖帖地称朱政为“师傅”。

方强乡成了全县“新式接生法”全面推广的第一乡,朱政受到了县、乡政府的表彰。

 

盐城卫校毕业证书

 

调回县院,崇拜的偶像成了丈夫

 

朱政和杨祯贵结婚照

 

因工作突出,在方强卫生院工作几个月的朱政就被调往大丰县人民医院大外科,当了一名妇产科护士。人手紧张,病人较多,工作常常是“四班倒”,但她还是十分热爱这份工作,从未叫过苦和累,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欢。

曾在县妇幼保健站工作的短暂几天内,朱政遇上了在县卫生防疫站工作的杨祯贵。朱政比杨祯贵小5岁,又是同村的紧密邻居,从小就很崇拜出生于从医世家的杨祯贵。杨祯贵虽是一名医生,但接触的都是麻风病人,属于高危职业,也先后谈过几个姑娘,均因职业的原因而分手,成了大龄青年。

当杨祯贵遇到年轻靓丽、活泼可爱、工作认真的24岁的朱政时,便喜欢上了她,并吸取了前几次恋爱失败的教训,没敢轻易开口,主动恳请卫生科领导做介绍人。虽然,朱政很敬佩杨祯贵的医德和人品,但也有些顾虑,后经不住卫生科领导的大力凑合,便答应先从交友开始。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朱政和杨祯贵彼此赏识对方的人品、医德和才华,便永浴了爱河。

婚后的生活,甜蜜而平静。不久,朱政便有了身孕。因是“四班倒”的班,工作强度又大,她患上伤寒病,多次晕倒在班上。但她仍然坚持上夜班,提着马灯给病人查房。

到1962年6月,朱政和杨祯贵便有了爱情的结晶,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女儿,起名为振环,希望女儿长大后,能为大丰医疗事业的振兴作点贡献,为大丰人民的健康生活提供一个美好的环境。

 

深明大义,让爱人做了“逆行者”

 

1963年2月,大丰在离县城50公里的滩涂上组建麻风门诊室(后改为大丰县麻风病防治院),地点在县畜牧站北侧的原盐场废旧破漏的职工宿舍区内。医务人员从现有的县卫生防疫站中抽调。杨祯贵,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当单位负责人向杨祯贵传达县政府决定时,他没有片刻犹豫,当即表态,一定服从组织安排。回家后,杨祯贵看到正在襁褓中熟睡的女儿和张罗晚饭的朱政时,突然不知如何向娘儿俩告知今天的决定。

在安静的几个平方的宿舍内,杨祯贵和朱政四目对视良久,还是心直口快的朱政先开了口,关切地问:“祯贵啊,今天究竟怎么啦?”

杨祯贵终于喃喃地说:“今天领导找我谈话了,县政府决定,让我到海边上筹建麻风门诊室,专门收治麻风病人。”

“什么?什么?你要到海边去?哪个海边?要待多长时间?”

面对爱人一连串的提问,杨祯贵才全盘倒出了当时国家防治麻风病的政策和县政府的长远规划,条件可能非常艰苦,还要有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听完爱人一席话,朱政怔了许久,回头望着6个月的女儿,委屈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落。

这是婚后杨祯贵第一次看到爱人哭得像个泪人似的,竟然不知如何安慰,外柔内刚的他一边替爱人擦泪,一边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动情的泪花。

深知爱人杨祯贵去意已决,朱政对爱人说:“你是一名医生,就得为病人服务,放心去吧,家中有我呢!”

这一夜,朱政和爱人都没有合眼,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如何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几日后,杨祯贵带着爱人早早准备好的简单行李和干粮,乘坐一辆马车,只身一人踏上了艰险而漫长的征程。

 

夫唱妇随,艰辛磨砺绽芳华

 

自从爱人去海边专门治疗麻风病人以后,朱政身上便被贴上了“麻风病带菌者”的标签。起初,同事们见到朱政就主动躲避,发展到后来,没有一个人愿意同她搭班,甚至公用的值班室都不让她进出,就连昔日的同学也不敢接近她。在这种极不公正的环境下,朱政坚持工作了3个多月。当她见到回丰请求卫生科领导增加医务人员的杨祯贵时,委屈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朱政问杨祯贵:“领导有没有安排医务人员到海边工作?”杨祯贵非常无奈地说:“暂时还没有找到适合的人选,让我一个人先克服困难,争取年底抽调人员。”

看着爱人又瘦又黑的脸膛,朱政的心一下子纠结了起来,心疼地说:“现在大家谈‘麻’色变,见‘麻’必躲,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工作,那我就陪你去,与你同甘共苦,你当医生,我做护士。这样一家三口团圆在一起,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第二天一上班,朱政就向医院领导提出书面申请,几乎是当场获批。晚上,领导还特地前来饯行。

1963年5月20日,是一个令朱政和杨祯贵终生难忘的日子。

天刚放亮,还下着毛毛细雨。朱政就起床,一边做着早饭,一边收拾着生活必需品。

吃完早饭后,朱政带着干粮,怀抱尚未过周的女儿。杨祯贵拎着锅厢和行李箱来到马路旁,拦下一辆马车,在“嘚、嘚、嘚、嘚”的马蹄声中,缓缓前行。

当朱政一家三口来到原通商镇东南边的庆生渡口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人和马车刚上渡船,偏偏下起了倾盆大雨,还刮起大风,差点翻了船。平时渡河只需半个小时,今天却用了个把小时。等上岸时,朱政一家三口早成了落汤鸡。

大约晚上11点多钟,马车才到达草庙,他们在马夫的帮助下,过了座窄桥,上了一辆县畜牧场专门来接的牛车,又经过1个多小时,才来到麻风病防治院。

杨祯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锅厢浇了一锅热水,给受了雨淋的女儿洗个热水澡,又冲了一碗米糊喂饱了女儿肚皮后,哄着女儿睡觉。这一夜,夫妻俩从未合过一次眼,眼盯着熟睡的女儿在发呆,还时不时地任凭外面的雨水从屋顶上滴到脸上,和着泪水肆意地往下流……

据朱奶奶回忆,1963年3月份第一批进驻麻风病防治院的病人不足10个,5月份,她来时已达20多个病人。

白天,爱人肩担使命,自备干粮,披星戴月,背着医疗箱,踏着自行车穿梭在各乡镇村组进行麻风调研和收留病人。朱政则在传染区内给每位患者打针挂水、清洗伤口、送药换药,用温暖的心、慈悲的爱,为病人带来希望和新生。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麻风病防治院的四周都挖有较宽的防护河,破旧的平房,荒野的草地,交通不便,生活枯燥。附近的村民们担心被感染,还常将人畜粪便堆积在路道出口,以便阻拦医患人员进出。没有一间像样的厨房,烧饭的锅灶是临时搭建的泥锅厢。吃的和用的水,都是附近村民供牛羊饮水洗澡的洼塘里的、始终散发出牛臊味的海边水。后来,由康复病人到海堤边的一条小河里挑水,供大家饮用。经过长达13年的等待,1976年县政府在麻风病防治院打了一口井,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终于吃上了相对干净清淡的井水。

在一个夏天的深夜,杨祯贵外出未归。突然一阵龙卷风无情地刮飞了朱政所住的草房屋面,雨水飞流直下,朱政只好紧抱着女儿躲在一张方桌下面,担惊受怕地熬到天亮。杨祯贵回家后,抱着娘儿俩大哭了一场。因连续阴雨天气,一时半刻无法修补草房,他们只好借住在附近畜牧场的大牛棚里数日。天气一放晴,杨祯贵夫妇在县卫生科领导关心和病友们的帮助下,重新修补了草房,才从大牛棚里搬回入住。

因整天与传染性强的麻风病人吃住在一起,朱政非常担心女儿被染,无奈之下将女儿送往70多公里之外的姐姐家寄养了数年。再后来,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收治病人日渐增多,政府重新盖了10多幢平房,其中4幢集中收治女病人,13幢集中收治男病人。另先后划拨了近800亩盐碱地给麻风病防治院进行生产,成立生产管委会,把10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康复患者分成两个生产队,垦荒和改良土地,集体化生产和管理,实行“按劳计工、年终分红”的分配制度。随着公共食堂、小卖部、豆腐坊、粮食加工间、蔬菜园、果树园、养牛场、养鸡场、养鱼场等生活资料和副业的兴建,这里的人们才慢慢感受到了人世间的烟火味。

 

说服女儿,接过父亲的医疗箱

 

在麻风病防治院工作的22年期间,朱政和杨祯贵夫妻还先后生下2女1男。也就是说,她的4个孩子的童年、少年、青年都是在麻风病防治院度过的。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中国医科院皮研所所长、美籍防治麻风专家马海德先生的支持下,江苏省海安县成立了麻风病综合防治研究基地。杨祯贵作为盐城的业务骨干被抽调,成为马海德的助手,在海安、青蒲等地开展麻风科研调查,时间长达2年多。

当时,朱政的大女儿杨振环也就刚刚学会说话走路。朱政无论是替轻症病人挂水打针,还是替重残病人清洗伤口、送药换药,大女儿始终跟在后面,成了她的小助手。稍大后,大女儿还经常跑到传染区病人的宿舍里玩,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人。

大女儿在附近村部就读了小学,后考入草庙中学参加了初、高中的学习。1979年7月,高中毕业的大女儿,参加了全县商业局系统招工公开考试,并顺利入围,等待分配。

就在此刻,杨祯贵被盐城市选拔为优秀医生,派遣省城,加入江苏省医疗队,支援西藏人民的麻风病防治工作,时间2年。当组织上询问杨祯贵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时,他非常果断地回答,生活上基本没有,但工作上有。原来,杨祯贵深知自己是麻风病防治院的首席主治医生,病人离不开他。担心离开后,没有适合的人来替代,想请求组织上能否考虑正在等待分配工作的大女儿杨振环安排到防治院工作。女儿对麻风病人熟悉,上小学前,就能单独给病人送药换药了。如能这样,既可协助爱人朱政做好本职工作,又可兼顾照应其他3个未成年的孩子。

组织上得知杨祯贵的顾虑后,当即表态:“只要女儿愿意,我们双手欢迎!”于是,朱政与大女儿进行了几天的促膝谈心,铁了心地动员大女儿接过父亲手中的医疗箱,协助母亲为患者们服务。

面对父亲的职责和母亲的恳求,杨振环选择了留下,非常勇敢地从父亲手中接过随他从医20余年的医疗箱,从最初的化验学起,一步步地成为防治院的“二代白衣天使”。父亲的一次援藏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也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和父亲的重托,成为麻风病人的暖心护士和老杨家四代从医的接班人。

 

生命不息,牢记丈夫的座右铭

 

1985年,大丰在县城成立了皮肤病防治所,并开设了皮肤科门诊,朱政和杨祯贵服从组织安排到门诊坐诊,从事着防治皮肤病、筛选麻风病人的工作直至退休。

朱政和杨祯贵离开防治院到县城工作后,也一直牵挂着这里的老人,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女儿一同买些慰问品看望老人。这里的老人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大救星,每隔几年,都会派代表自费组团来探望朱政一家。

1994年年底。朱政、杨祯贵双双退休。退休后的杨祯贵回到老家新丰镇,重新创办了关停了几十年祖辈两代人经营的老字号——“天安药店”,呵护着父老乡亲们的身体健康,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

朱奶奶将爱人生前留下的“世事纷纷说不清,他骑金牛我骑驴;比上不足下有余,回头看看推车汉”四句打油诗,作为余生的座右铭,继续着她的各种皮肤病防治生涯。

 

不忘初心,为卫生事业奋斗终生

 

1996年,大丰县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卫生厅达标验收,比国家提出的“2000年中国基本消灭麻风指标”整整提前了4年。消息传开后,朱政和杨祯贵两位刚刚退休的老人,同时流下了深情、酸苦、幸福的泪水。

辉煌成绩的背后,是数十年来几代防治麻风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朱政年轻时曾长期生活在血吸虫病大流行的疫区,又长期饮用了13年的“咸水”,接触疫水数年,不幸感染上血吸虫病,肝脾异常肿大,到了晚期才得到及时治疗。后因长期一心扑在一线工作岗位,劳累过度成疾,又不幸患上乳腺癌。在1991年手术化疗期间,她依旧坚持工作,为大丰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作出积极努力。

我在朱奶奶的一篇手稿中,发现了一段这样的工作简历描述:“22年一直战斗在麻风护理第一线,我和同志们一道工作,先后治愈512名麻风病人,并送出了院……”

朱政、杨祯贵和大女儿杨振环一家两代人,怀着一颗医者仁心,数十年如一日,并肩作战在筛选防治麻风病的一线阵地,将人生最黄金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麻风事业,给病人托起了生命的蓝天。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像朱政和杨祯贵这样为消灭麻风病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民好医生。1986年,朱政和杨祯贵同时荣获江苏省卫生厅颁发的“卫生防疫工作二十年”荣誉证书和纪念册。1987年,杨祯贵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卫生防疫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和奖章。1990年朱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卫生防疫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和奖章。杨振环,也数年被单位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面对各种赞誉,朱政很知足,也很平淡,她说:“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这条路还要继续走下去!”

 

卫生防疫工作30年奖章

 

卫生厅麻风病防治工作20年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