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百家融媒体“枫桥经验”60周年调研行
山西榆次:晋商故里“修和”人

今年59岁的程忠林,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员。他从1998年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5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从事乡镇司法调解工作期间,共调解民间纠纷4100多件。自2012年10月榆次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共调解交通事故纠纷2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100%。近5年来,他调解的交通事故涉案金额达8000余万元,绝大部分即时履行。程忠林被区司法局称为“调解能手”,他的调解秘笈是什么?记者为你讲述“老程故事”。

 

耕耘乡野“和事佬”

 

1998年10月,老程从榆次法制教育中心走进乡村,先后在使赵乡司法办公室、郭家堡乡法律服务所工作。小到邻里之间吵架斗嘴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到让人头疼的土地纠纷,老程都会进田间上炕头反复调解,经常忙得白天顾不上吃午饭,晚上回家熬夜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干中学、在学中干,10多年下来,硬是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活法典”。父老乡亲们一句话“有事找老程”,饱含了对他的无比信任。

老程在工作中有着自己的特点,调解是做思想工作,要接地气,结合当地环境和当事人文化程度等方方面面,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方式方法。遇到比较特殊的矛盾,他总是“硬手段”和“柔和力”双管齐下。2000年,在郭家堡乡工作期间,正值榆次区进入城乡建设高峰期,房屋拆迁成为矛盾焦点。一户农民早在20多年前将自己的住宅违规出售给外地一户人家,拆迁后该农民却强行索要房屋所有权,扬言要大打出手,意图占有全部拆迁款。外地购房人担惊惧怕,偷偷送给老程丰厚礼金,被老程严词拒绝。他对双方当事人说:“咱老百姓要讲诚信。我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一定会公平依法办事。”老程为此来回奔波了一个多月,耐心说和,反复工作,有效化解双方的矛盾,最后,外地购房人获得了应有的补偿。一场干戈化为玉帛。

据统计,1998年至2012年,老程从事乡镇司法调解工作期间,成功调解乡村各类矛盾纠纷4100多件,成为百姓人见人赞的“调解高手”。

 

临危受命“急先锋”

 

为强化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矛盾化解力度,2012年10月,榆次区率先在全省开启了新领域引入“枫桥经验”的大胆实践,成立了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乡村司法调解经验丰富的老程,被任命为调解委员会主任。

年近半百,临危受命。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对老程来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都需要从头学起,且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调解较之乡村司法调解难度更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老程却毫不犹豫地说:“工作总得有人去干,组织上信任我,我就必须迎难而上。”

万事开头难,没有现成经验可学,老程就拼命恶补交通法律知识;没有现成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可循,老程就亲自动笔编制。凭着多年在乡村积累的丰富司法调解经验、深厚的法律功底、熟练的业务水准,他大胆探索完善调解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创建了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和规范流程。这套程序简单好用、严谨规范、方便利民,成为全省各地学习借鉴的经验范本。榆次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也成为晋中市首家以人民调解牵头、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化解交通事故矛盾纠纷的调处平台。平台的成立,节约了司法资源,减少了司法成本,成为化解矛盾的利器。老程不仅迅速进入了角色,而且用他的经验和智慧,成为建设平安榆次的“急先锋”,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全新的“连心桥”。

 

化争止戈“修和人”

 

老程调解办案的秘诀是“天理、国法、人情”并重和“一听二说三合”。他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冷”“热”处理法——等待当事人冷静以后再进行调解,加以人性化的贴心劝导;“换位法”——在依法调解、公正调解的同时,让双方当事人能够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另外还有“背对背”调解法、举案说法、求同存异法、扶弱解难法等。

今年3月,榆次区郭家堡乡直隶庄村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24岁青年,不幸被一辆面包车撞击后当场身亡。受害者家属悲痛万分,表示不要任何赔偿,就要肇事司机“以命抵命”。为避免冲突升级,老程和交警队事故科办案人员专程长途奔波到临汾,调查肇事者实际经济状况,了解到肇事者仅有几孔破旧窑洞,个人无任何积蓄。接下来连续3个多月,老程每次与受害者家属一聊就是一天,用心用情抚慰他们的伤痛,让他们明白“事故当事人都是受害者”的道理,使他们放平心态看待问题。经过多轮调解,赔偿金额确定为40万元。在老程的教育下,肇事者痛下决心,卖掉了赖以生存的货车,倾尽全力筹集到赔偿款35万元,并表示愿意留下余款欠条,受害者家属表示同意。

据统计,2012年至今,老程调解的交通事故纠纷数量为2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100%。

今年已经59岁的老程还有一年就退休了,但他仍然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他就像一盆炽热的炭火,融化着当事人内心的坚冰;更像初春的“及时雨”,默默无声浸润抚慰着一颗颗受伤的心灵,让一户户家庭拨云见日,重返安宁祥和。老程表示,他的退休时光仍愿献给他所钟爱的调解事业。

老程的故事还在延续,有人用诗意的语言这样诠释:是枫桥的枫籽,洒落在了榆次的土地上,长成了一棵大树,造就了一片新的荫凉,让榆次的道路更加平安,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