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关爱抚慰心灵 破解留守难题
用爱温暖“留守时光”
本报记者 杨 蕾 通讯员 仲维华

前不久,民政部门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摸底排查。排查发现,我区留守儿童总体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留守儿童”家庭和教育环境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发现,这些孩子依旧有着对情感的强烈渴求,相比其他孩子,他们更需要“暖心的爱”。

10岁女孩自立得让人心疼

今年10岁的小燕(化名),是一名3年级学生。早在小燕5岁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剩下她与年迈的外婆一起生活。也许,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小燕比其他同龄孩子更为坚强、自立。一次,老师布置回家听写生字,由于外婆并不识字,小燕就拿起外婆的手机,先对着手机将生字词录音,然后根据手机播放的顺序默写,巧妙地解决了学习的困难。小燕不仅学习成绩好,还特别孝顺懂事。每天放学回家,就帮着外婆洗衣做饭,外婆生病了还悉心照顾外婆,还不忘逗老人开心。这个10岁女孩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家里的担子。

然而,自立、乐观的小燕也有伤心的时刻。当她想到爸妈的时候,她都会躲着外婆一个人悄悄落泪。忍不住也会偶尔写信给爸妈:亲爱的爸妈,最近工作忙吗?我非常想念你们,不过我知道,你们为了给我富足的生活,出去挣钱了。不过学校老师都很关心我,请爸妈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你们和外婆……

此次摸排中,有不少像小燕这样的孩子,他们坚强、自立、懂事,但他们也同样比其他孩子更渴望温情,一句问候、一声关怀都会给他们莫大的慰藉。

“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实抉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务工,于是出现了“留守儿童”这样一个新群体,他们或与隔代亲人生活,或与其他亲戚生活。其实,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并非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身边,只是出于无奈或力不从心。

小磊(化名)的爸妈是我区一家大型企业管理人员。4年前, 这家公司与内蒙古一家企业合作,夫妻俩被公司派往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工作,留下了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小磊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如今,4年过去了,小磊已上初中,成绩优异的他也多次想到父母那边,然而由于父母工作环境处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生活和教学环境较为落后,小磊只好和爷爷奶奶继续生活。

一方面是出于生存的困窘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另一方面,子女随行又得不到更好地教育,也难有照料的时间,于是将子女留在老家或寄宿在亲戚家,成为不少外出务工人员“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父母关爱是最温暖的“港湾”

面对“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如何尽量弥补孩子亲情上的缺失,给他们更多的呵护?民政部门在此次摸排中发现,一部分留守家庭尤其是高知家庭,他们不仅注重孩子的教育发展,也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不时通过“亲情链接”来弥补这份亲情缺憾。

小孟(化名)的爸爸毕业于武汉大学,妈妈毕业于南京财大,都是大丰人。2006年,俩人在北京各自找到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年薪均有几十万元。2008年,他们生下小孟后,由于没有北京户口,加上北京学费昂贵,他们把小孟送回大丰给外公外婆照顾。

“每周都通电话,经常和宝宝视频。”小孟的外公外婆说,平时女儿女婿经常会跟孩子沟通联络,一有时间也会回来看看孩子,这样自然会缩短与孩子心理上的距离,拉近感情的沟通。如今已经8岁的小孟,一点不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反倒是父母在外工作带来的生活改善,让他在小伙伴中获得羡慕的眼光。提到爸爸妈妈,他也会感到自豪。小孟的家里摆满了各种益智玩具和书籍,这些也给小孟的童年增添了无穷乐趣。

全方位实施“精准关爱和保护”

此次民政部门对各镇(区)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旨在进一步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把情况搞准底数摸清,全方位实行精准关爱和保护。该局下一步将健全摸排措施,发挥牵头作用,落实有关保障措施,对所辖村(居)报送的留守儿童名册逐一核实后,统一录入全省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信息系统,提高入户调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把农村留守儿童摸排工作做细做实,及时准确汇总数据上报。与此同时,进一步明确家庭的主体责任,依托基层组织督促和指导留守儿童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履行好自身职责,不能让留守儿童处在无人监护和照料状态。此外,民政部门还将积极引导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力量,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他们独立的、自立的精神,同时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实施全方位精准关爱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