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卢春桃) 连日来,大中街道工业园区内,涌动着大干快上的发展活力,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今年以来,该街道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提升质量,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转型升级,提升企业主体首位度。该街道发挥工业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自主创新支持力度,持续做好高企培育、专精特新、股改上市企业发展“三件事”。上半年,已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3.6亿元,新增7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和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年内将完成丰宇包装、永盛海绵、滋补堂药业等11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弘正扬瑞新材料、沃崎精密、乐源包装等5家企业创成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天尔机械、民力阀门加快股改进程。扎实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精产业转变。该街道纺织、机械两大传统产业贡献了七成以上的工业开票销售、工业利润和大量的就业机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底。下一步,该街道将以海聆梦智能家居二期项目建设为引领,发挥三爱、舒润、寰宇等龙头企业作用,引导现有纺织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同时,抢抓国家设备更新机遇,推动传统产业老旧更新、产业提档、绿色转型。普瑞森精密铸造、恩佳机械、丰实全自动钢丸加工等项目加快技改投资步伐,确保全年实施技改项目不少于10个。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鼓励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年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7家,锐奇曼制衣、新中德包装等企业争创省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企业。
放大效应,激活企业创新原动力。该街道注重放大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效应,服务支持中旭助力信息科技、远和科技、森星互联网科技、探链科技等入驻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更多创业型企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力争全年入驻率达60%。全面优化科技招商工作机制,主动链接长三角、珠三角等科创资源富集地区,加大有科技含量、有高端人才、有成长潜力、有资本关注的“四有型”企业招引和产学研深度合作,实现科研平台与实体经济互联互通,产业链与人才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力争全年招引科技型企业不少于10家,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少于10个,新增发明授权数不少于20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不少于5家。同时,精准用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2.0版,着力招引培养创新型人才,年内招引高层次人才不少于20人。
强化服务,提升企业发展实效性。该街道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紧盯52家规上工业企业、32家创新型企业、新招引落户的重大项目和科技企业,尽心竭力解决企业人才用工、市场开拓、资金周转等问题,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运营综合成本,助力企业稳预期、强信心、快发展,确保全年实现开票销售超亿元的企业13家。精准对接,跟踪服务,梯次培育成长型企业,不断推动海钛精密、依丰智能电气、华瑞创亿等企业“个转企”“小升规”,确保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不少于7家。支持江苏仂广技术有限公司、尼尔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重点外贸企业“抱团出海”抢订单、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会、线上推介、直播带货等,努力培育外贸增长点和创新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