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连云港11月10日电 这些天,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涛又找回了刚毕业入职时的状态——新项目正处于科研关键阶段,每天他都要守着大大小小的反应釜、高温炉等设备,观察一根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纤维能否连续生产且性能稳定,遇到问题时,还得时不时地来个“白加黑”。
“过程有点枯燥乏味,但一旦成功,喜悦与自豪感又无与伦比。”郭涛说。
他钻研的这种纤维可不一般,学名叫聚酰亚胺,一万米长的丝线,重量只有0.5克,不怕火烧、不怕冰冻还耐腐蚀,可广泛应用于特种防护、高温过滤、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曾被国外长期垄断。
“连云港是一座创新友好型城市,坚实的产业基础拉近了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距离,细致入微的人才政策令人暖心。”郭涛说。近年来,在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的助力下,他先后获评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培养对象、连云港市“521工程”培养对象等荣誉。2021年,他申请的高强耐候聚酰亚胺纤维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连云港提供的专项资助,聚力实现从前端纤维原料制备向后端产品研发突破。
在连云港,类似的“织梦人”还有很多。
坐拥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高端平台,连云港近年来围绕产业链加快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持续提升产业与人才的匹配度、紧密度。
中复神鹰副总经理金亮是另一位“织梦人”。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就在连云港工作的他,一路参与国产碳纤维的研发,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相比一线城市,连云港城市能级有差距,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礼遇却有不少过人之处,不仅兑现实实在在,更务实覆盖高端人才、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金亮说,近年来中复神鹰招引了多位优秀海归人才,连云港提供的生活补贴、购房券等政策助力企业留人、育人。
“连云港的人才政策很贴心。”东北小伙安东掏出了一张“花果山英才卡”。这是连云港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的一项创新政策,持卡者能享受到科技创新、医疗保健等8大类16项服务。“虽然都是小事,但是覆盖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场景,每次使用这张卡时都让我感到一股自豪感。”
据悉,今年连云港还进一步改革优化市人才工程计划,扩大市“双创计划”资助范围,重点资助人才创业项目和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建立“人才政策计算器”,探索人才政策非申即享、直达兑付机制。11月8日,2024连云港花果山英才双创周开幕,吸引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近500位嘉宾参会,现场15个项目集中签约,连云港市人才发展集团揭牌,市人才安居系统上线。
“引才就像交朋友,最初看的可能是政策优待、条件优厚,但长期靠的还是志同道合、相互成就。连云港将着力营造更优质的社会环境,切实把工作做到人才心坎上,让各类人才真正感到‘此心安处是吾乡’。”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