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95后姑娘王佩琪把宠物时尚经营搬回乡村:
用创新演绎“蜜糖”事业

记者 薛思思 通讯员 卞婧 倪思远

 

王佩琪(左)和妈妈烘焙宠物食物

 

大桥镇一处院落里,1999年出生的王佩琪托着一件镶满珍珠的宠物衣服仔细检查。记者走近,立刻被眼前温馨而忙碌的场景所吸引:工作室布置得精致可爱,展示架上陈列着一件件漂亮的宠物衣服,从时尚的小外套到可爱的连衣裙,每一件都做工精细、款式独特;一旁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制作完成的宠物生日蛋糕,精美的造型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为小动物们准备的食物;几只活泼可爱的狗狗在工作室里欢快地跑来跑去,它们时而好奇地打量着记者,时而凑到王佩琪身边撒娇。缝纫机踏板声,布料摩擦的沙沙声与房间里“毛孩子”的撒娇声交织成欢乐乐章,为王佩琪的创业故事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温暖与生机,这便是王佩琪的“汪喵星屿宠物商学院”里每日的幸福场景。

4年前还在为自家狗狗挑选生日蛋糕的姑娘,如今已培训193位学员,实现年净利润近70万元,更让3位农村阿姨转型成为“宠物服装高定师”。这场始于热爱的创业故事,正生动诠释着当代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创业契机]

[从狗狗蛋糕开始的奇妙旅程]

 

“宠物蛋糕切开都是肉,这才是毛孩子们需要的仪式感。”在操作台前,王佩琪向记者展示狗狗蛋糕制作过程。用宠物专用奶酪制作的裱花精致得如同艺术品。玻璃柜里陈列的下午茶系列产品,既有传统节气月饼、汤圆,也有西式甜点,所有原料都经过专业配比,满足宠物健康需求。

这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创业故事,始于2021年南京街头的偶然发现。“没想到给狗子过生日的一次偶然行为,竟成了我的人生转折点。”2021年,即将毕业的王佩琪走进南京一家宠物店里,给自家狗狗挑选生日蛋糕,切开外衣,内里是鸡肉、火腿、胡萝卜混合的“健康馅料”,这标价100多元的宠物蛋糕让她陷入沉思。“感觉挺划算的。”王佩琪回忆道,“我就想,这是不是个商机呢?”带着这份好奇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她开始深入了解宠物烘焙市场。经过一番调查,她发现做宠物烘焙的人相对较少,市场前景广阔,而且南京作为大城市,消费能力较强,具备良好的市场基础。养宠物多年的她怀着深厚的宠物情结,和年轻人敢闯敢试的精神,开启了与大学所学专业毫不相关的创业之路。

尽管父母对她将要从事的行业持怀疑态度,但他们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王佩琪报名参加了宠物烘焙课程,7天的学习,她掌握了基本的烘焙技巧,但深知学习和实际经营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回来之后,我不停地进行实操练习,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才能够真正去经营。”鸡胸肉烘干温度掌控不好、狗狗奶油稳定性要反复测试……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见证着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店里蛋糕按款式价格在150元-300元,立体奶油蛋糕会贵点,这种普通有石膏头像的就会便宜点。下午茶根据节日不同,有适合狗狗吃的月饼、汤圆、水饺等。”王佩琪打开相册里客户订制的成品图介绍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王佩琪的烘焙技术已经成熟,便开始尝试带学员。一开始,学员基本来自南京本地,但随着她的口碑越来越好,经营状况也越来越出色,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纷纷慕名而来。2022年3月至今,她已经培训了139位宠物烘焙学员,在宠物烘焙领域逐渐站稳了脚跟。

 

[进阶之路]

[从烘焙师到裁缝师]

 

宠物烘焙业务不断发展,但王佩琪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敏锐地察觉到,宠物服装市场同样蕴含着巨大潜力。2022年5月,她开始学习宠物服装设计,并在同年6月创立了品牌“蜜糖”。“我觉得宠物服装不仅仅是为了给宠物保暖,更是一种时尚和个性的表达。”王佩琪说道。

“好漂亮,太可爱了!”“可以定制吗?”……打开王佩琪的社交平台账号,网友们发出赞美与邀请。为了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宠物服装,她亲自跑杭州、广州的市场挑选布料,也会在淘宝上寻找合适的材料,甚至购买版权后自己印布、设计,以确保服装的花色独一无二。“我走的是中高端路线,所以在服装的品质和设计上都要严格要求。”王佩琪表示,她的宠物服装价格在80元-200多元,虽然偏高,但凭借着独特的设计和精良的制作,受到了很多宠物主人的喜爱。

在服装教学方面,王佩琪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采访时,刚好有来自哈尔滨的学员在学习宠物服装。“每个月带2至3个服装学员,5月份之前的课程已经全部排满了,一对一教学的话学费每个月3万元。”从2023年8月至今,她已经培训了54位宠物服装学员。这些学员在毕业后,很多都开始独立创业,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或经营自己的品牌,有的甚至也开始带新的学员,形成了一个良性的行业发展循环。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王佩琪在南京的工作室也经历了4次搬家。“基本每年都在扩张,十几台缝纫机,烘焙设备要不停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这是我第一个工作室,很小,但随着发展,到第四个工作室已经换成小别墅了。”王佩琪翻开相册,向记者讲述她的经历。从几十平方米的小房间到200多平方米的小别墅,每一次搬家都是为了能够提供更好的教学和工作环境,这些工作室无论大小,都满是温馨,每一个角落都凝结着她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真诚。

 

[归巢筑梦]

[未来可期的甜蜜事业]

 

2024年深秋,大桥镇大桥村在进行大学生返乡创业摸排时,了解到王佩琪在南京经营宠物商学院的情况。经过多方打听和沟通,得知王佩琪有回乡创业的意愿。于是,村里积极与她联系,并为她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希望她能够回到家乡发展。

“我们摸排时,觉得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项目。”大桥村党总支副书记沈慧认为,王佩琪的项目不仅符合当地手工经济的发展方向,还能为村里带来新的活力和就业机会。

考虑到家乡的发展机遇和亲情因素,王佩琪毅然决定将工作室搬回大桥镇。“从南京搬回大丰的东西,足足装满了5辆4至5米长的大车。”王佩琪回忆道。回到家乡后,她充分利用当地的手工经济特点,雇佣当地工人阿姨缝制衣服。尽管在工人培养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工艺复杂、工人缺乏服装生产经验、学习能力跟不上等,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一开始确实很困难,阿姨们没有接触过服装制作,很多工艺需要反复教。”王佩琪说道,“但我给她们每天100元的保底工资,多做多得,现在已经有3位阿姨能上手了,虽然速度还不是很快,但我相信会越来越好,在大城市我们只是万千创业者之一,回乡也许能创造更大价值。”

目前,王佩琪的宠物商学院主要通过小红书进行内容宣传,烘焙和服装两个账号粉丝加起来破万,每天都有大量的客户前来咨询,主营业务包括宠物烘焙(生日蛋糕、下午茶)、宠物服装的零售批发以及教学。“从南京创业到现在也有一些稳定的客源,他们会直接通过微信联系购买,等客户订货后我们再进行生产,交货期一般在两周左右。而且我们的尺码做得很细,市面上一般只有5个码数,我们做到了12个,胸围、背长每增加2至3厘米就有一个码数,宠物在这里基本不会买到不合适的衣服,所以很受客户欢迎,”王佩琪自豪地说。

王佩琪的妈妈一开始对女儿的选择并不理解,甚至有些担忧。“她刚说要学宠物烘焙的时候,我一下子懵了,心想这东西卖给谁啊?”王妈妈表示,“但看到她每天那么努力,把工作室经营得越来越好,我也慢慢理解了。现在看到她事业有成,我真的很自豪,会全力支持她。”如今,王妈妈也会在工作之余到店里帮忙,见证着女儿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

在创业的道路上,王佩琪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但始终保持着敢闯敢试的精神,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产品精益求精。“创业很辛苦,但能够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我觉得很幸福,我也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不断创新,一定会有更大收获。”展望未来,王佩琪觉得自己选对了创业的道路,也很看好宠物经济的发展前景,表示自己将会在宠物经济这条赛道上持续深耕,未来计划把教学搬到大丰城区,为学员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条件,而大桥村则专注生产,让更多乡亲参与进来。

王佩琪的创业经历,不仅为自己带来了财富和成就感,也为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她的工作室让农村的闲置劳动力有了发挥价值的机会;她引入的宠物经济新产业,也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沈慧所说:“作为一个典型的手工经济点,王佩琪的项目为我们村的发展增添了新亮点,我们希望通过她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王佩琪工作室展示的宠物衣物

 

记者手记

 

离开工作室时,阳光为陈列架上的宠物服饰镀上金边。那些象征着美好的公主裙、印着卡通图案的背心,何尝不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王佩琪的故事,是一个普通青年在时代浪潮中勇敢逐梦的故事,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当95后用创意激活乡土资源,当银发族在缝纫机上找到新生,当“它经济”邂逅手工经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创业故事,更是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有人勇敢追梦,有家温柔承接,有村焕发新生。像王佩琪这样的创业者们,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