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雪
卯酉大地上的夏天不仅有灼人的烈日,更涌动着蓬勃的人间烟火气。在常新路和健康路交界东南,曾经的闲置小屋经过巧妙改造,变为爱心驿站。墙面重新粉刷,换上温暖色调;地面铺设防滑地垫,添置崭新的桌椅、饮水机、微波炉、空调,还配备了医疗包、充电设备等。环卫工人王阿姨每天都会来驿站歇脚,她笑着说:“以前累了只能找个墙角歇会,风吹日晒的,现在有地方喝水、热饭,雨打不着、风吹不着,心里暖乎乎的,干活也更有劲儿!”像这样的爱心驿站,全区已有17处。它们分布在街头巷尾,或依托现有建筑进行功能拓展,或对闲置设施二次利用,成为户外工作者遮风挡雨、补充能量的“温馨港湾”。这是我区文明创建的脉动与市井生活的温度同频共振的缩影。今年以来,区城管局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为民办实事项目,让文明之花在酷暑中绽放,为城市的夏日画卷增添温暖底色。
漫步在北兴路(大四河—金丰路)南侧,新建的8000平方米道路背景林绿化宛如一条绿色丝带,为市民铺设出惬意的城市绿道。与此同时,城区主次干道上补植的苗木让绿意绵延不断,公园内修缮一新的凉亭、廊架、木栈道,为市民休闲健身撑起了“安全伞”。这些绿化与设施的提升,不仅扮靓了城市容颜,更成为市民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好去处。不少市民选择傍晚时分,沿着城市绿道悠闲漫步,孩子们在绿意间嬉笑奔跑,老人们则摇着蒲扇坐在修缮一新的公园凉亭里话家常。环卫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更是将便民利民的理念落到实处。在30个垃圾容器集中摆放点,遮雨棚与吊环拉手的配置安装,有效减少了垃圾裸露和异味散发,即便在夏日高温下,也不会出现蚊蝇乱飞的现象。市民陈阿姨感慨:“现在扔垃圾方便又干净,夏天路过垃圾桶也不会闻到难闻的味道了。”目前,26个点位已改造完成,剩余部分也将陆续完工。85个崭新的果壳箱即将上岗,城东实验小学东北角新建的公厕以及恒生天桥、交通小区、第八加油站提升改造后的公厕,均已验收开放,为市民提供便捷、卫生的如厕环境。城西和长乐路压缩中转站的设备更新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这些改变让垃圾处理更高效,城市环境更整洁。
随着商业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的启动,夏日的商业氛围愈发浓厚。沿街商户们满怀期待,“天气热,但大家做生意的热情更高,等商业街改造好了,人气肯定更旺!”
在城市治理的“战场”上,区城管局更是以“绣花功夫”精管善治。聚焦1个示范片区、3条示范街、6条示范巷,开展多领域专项整治,完善各类功能配套。如今,城管爱心驿站功能不断优化,成为市民歇脚、喝水、求助的暖心港湾;人民路建立的“商户微信群”,架起了城管与商户沟通的桥梁;市容环卫责任人(区)制度的落实,让商户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数字化城管平台、城管移动执法管理平台、智慧照明物联网平台等科技手段的运用,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常态长效,则让城市运行更加有序、干净、文明……“我们将继续加快施工建设,同时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品质。”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强化统筹协调,建立常态长效管理机制,让文明味与烟火气始终同向而行,不断绘就城市幸福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