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返乡创新创业正当时》系列报道⑤
朱晓灵: “花·时间”让生活更美好
本报记者 马苏南 通讯员 刘 亭

朱晓灵(右)和伙伴沙莎正在赶制客户预定的花束。

 

小区里一间普通的一楼住宅,进去后却别有洞天。墙上挂着正在倒垂制作的干花,角落里的装饰是一捧别致的棉花,桌上的灯饰竟然是树枝做成的,地上摆满了已经插好的花束。屋子里有浓郁的花香,还夹杂着清新的茶香,坐在这里喝茶插花,确是一件美事。周末,朱晓灵要去一家银行给VIP客户上花艺课,她正在精心准备。“我这次准备主讲造型花。” 朱晓灵说:“一次课程大概两小时,每次客户都嫌听不够,要求再多讲些。”这间名叫“花·时间”的花艺店是朱晓灵和沙莎一起开的。两个年轻姑娘把卖花玩出了新花样。她们借助互联网配送鲜花至家庭,鲜花包月和家庭仿真花的软装,再加上插花的培训,走出了一条花店转型的新路。

在无锡学习了专业的花艺课程后,去年年初,两个姑娘开始了创业之旅,7月份店铺正式开业。也许是她们的手打花太漂亮,也许是新颖的销售模式受市场欢迎,她们的生意很火爆。“七夕那天,我们十来人轮番不停轴地转,连续48小时没有休息,单日销售额突破5万。” 朱晓灵告诉记者,她们还慢慢接触高端婚庆公司,承接了几场婚礼的设计和装饰。婚礼设计得到了婚庆公司的认可,她们接到了长期订单。名声响了,她们又参与了荷兰花海国庆的景区花艺布置。她们还精心经营着自己的微信服务号,经常推出一些花艺知识,组织花艺课程,很受年轻女性喜爱。积累了一定的客户后,“花·时间”推出了包月定制服务。每月花少量的钱,每周送鲜花到家。这种新奇的“鲜花包月”消费迅速走红。费用不高,却天天有鲜花相伴,不少白领和家庭主妇对此颇为追捧。一个“藏”在小区里的花店就这样被大众所熟识。

朱晓灵介绍,目前店铺是采取实体、电商双结合的方式发展,实体店重点针对的是中高端以及大型公司客户群,而线上则做好家庭的包月定制服务和花艺培训。她说:“鲜花包月在一线城市早已流行起来,实体店和网购都能买到,但这项业务在大丰还刚刚起步。从目前订单量看,这项业务有很大发展空间。” 做礼仪精品鲜花专供和主打家庭鲜花消费是两条不一样的路线,而“花·时间”利用互联网推出鲜花包月这种贴心服务,就将两条路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家庭包月要比实体鲜花店单买优惠不少,再加上每次的快递费用,家庭包月配送没有什么利润。” 朱晓灵告诉记者,现在实体花店的利润主要来自开业、婚庆等礼仪鲜花,平日零售的利润相对较低,鲜花家庭包月主要是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

“花·时间”的成功显示出市民鲜花消费需求的升级。鲜花市场主要分礼品消费和日常消费两大类。传统市场中,鲜花消费绝大部分应用于场景化需求,如婚礼、庆典、探病等,属于礼品类消费,日常消费只占到很小一部分。不过,随着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鲜花日常消费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创业之初,我们做了很长时间的市场调查。” 朱晓灵说,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基础,她们才对“花·时间”充满信心。去年,“花·时间”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