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严给病人吸痰
ICU,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重症监护室。被送到这里的病患,大都面临着生命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ICU的护士除了要具备普通病房护士的基本素质,所肩负的责任更为沉重,也更加辛苦。区人民医院ICU护士鲍严就是其中一位。
早上7点30分,鲍严准时出现在ICU病房。记者换上隔离衣、戴上口罩跟随她进入病房。“嘀、嘀……”除了监护设备发出的声响和护士急促的脚步声,病房里显得非常安静。“病人血压略低,注意观察……”夜班护士一一向鲍严详尽说明患者的状况。一番交接后,鲍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测量血压和体温,观察仪器数据,给患者喂食……鲍严一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边告诉记者,ICU病房的病人几乎没有自理能力,也不像普通病房患者有家人陪护,因此除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和治疗病情,其生活护理也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比如刷牙洗脸、翻身擦浴、清理排泄物等。说到这里,鲍严来到一位患者床前,给病人进行拍背吸痰,清理排泄物。虽然这些举动常人难以忍受,鲍严却驾轻就熟,没有丝毫犹豫。
其实,这些对于鲍严来说,已循环往复了多年。今年29岁的她自从2011年进入人民医院入职后,就一直在大急救科从事护理工作。每天接到各类不同病情的患者,练就了鲍严面对突发状况的快速应变能力,这也让她很快就适应了ICU快节奏、高难度的工作模式。鲍严说,记得一次值夜班,突然接到一位严重多发伤的年轻患者,右下肢毁损严重,血压更是低至60/40千帕。送到病房时病人已奄奄一息,此时,医生和护士的每一个动作都关系到患者生死。当医生发出治疗指令后,鲍严立即协助医生开放气道,建立多条静脉通道、深静脉导管,扩容补液、输血30多袋,清创缝合……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治疗,患者的血压终于达到100/60千帕左右,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当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那一刻,鲍严觉得付出的一切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接近中午时分,ICU的电话开始忙碌起来。鲍严告诉记者,这时候往往一些危重患者刚刚结束手术,需要转到这里。这时,一位患者被移到床上,鲍严迅速接上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给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待一切工作做好时,邻床的患者又不小心弄脏了床单,鲍严急忙前往擦拭清理。看着鲍严忙碌的身影,记者由衷地敬佩。她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同时也诠释着“护士”这份神圣的职责。
(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