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大中街道将“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紧抓组织推动、方案制定、工作落实三项重点,确保民生工程建得成、管得好、有效率,卫生改厕与环境整治同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截至目前,街道厕所改造率已达90%以上。
组织推动遵循“三落实”。落实组织机构。专门成立了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厕所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厕所改造组织、发动、调度等各项工作。落实人员专抓。抽调人员成立改厕办公室。落实分解任务并签订责任状,建立工作台账,实现一户一档。
方案制定聚焦“三坚持”。坚持规划先行。厕所改造与村庄建设和农民住房改善有机结合,确保厕所改造必须退出室外,彻底消除露天粪坑,所有卫生厕所实行进院入户。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推荐使用水冲式、双瓮式或三格式化粪池。坚持改厕“六到位”。即三格化粪池按规格标准建设到位、便器安装到位、水源接通到位、取缔旧厕到位、原露天粪池封闭到位、日常管理到位,确保改厕长远不落伍。
工作落实做到“三紧盯”。紧盯宣传发动,让群众知晓厕所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群众的认可度和参与度。紧盯质量管控。街道村建办和农办统一制定和印发各类施工技术规范图纸材料,并进行现场指导。紧盯进度督导。各村均采取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方式,街道定期不定期派出督导组进行日常巡查,确保全街道改厕工作按时保质顺利完成。
(卢春桃 常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