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加大投入 加强培训 严格管理
平安渔业创建喜获“国字号”殊荣

本报讯  近日,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发文公布第三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名单,我区榜上有名,成为全省4个获评县区之一。

我区拥有112公里海岸线,自北向南有斗龙港、四卯酉港、王港、竹港、川东港5个群众性渔港,连陆滩涂116万亩,距岸20海里左右的东沙岛60余万亩(退潮露滩面积),开发潜力巨大。我区渔类、贝类资源丰富,优势品种有泥螺、四角蛤、沙蚕等,东沙岛有紫菜养殖面积20余万亩,2013年,“黄海东沙紫菜”获国家地理标志。全区目前拥有海洋机动渔船225艘,渔业从业人员约2300人。海洋捕捞生产以季节性捕捞为主,作业区域为大丰及周边沿海,作业时间为每年春季的鳗苗汛期和夏季的海蜇汛期,有近二成捕捞人员或渔船常年性从事小取作业。海洋养殖以紫菜为主,目前有加工机组61台,年加工成品紫菜18万箱,产值达2亿元。

安全生产才能出效益。中国渔政大丰大队副大队长陆兰元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区海洋部门严格执法、创新举措,邀请国家、省、市专家上门调研评估和指导。“国家相关条例规定,涉海船只根据吨位和动力,每条船连同职务船员一般在10人左右。而在我区紫菜养殖实际中,每只船只拥有船员二三十人,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区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陆兰元说,为破解养殖现实与安全监管的矛盾,2014年该大队专门邀请国家船检局局长李杰人及我省海洋部门相关领导,到我区实地开展调研,最终国家船检局出台了新的文件,将涉海船只根据吨位和动力将船员人数由原来的10人左右调整为29人以内,从而彻底破除了这一长期阻碍我区渔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时刻绷紧安全弦,才能确保生产不忘安全。2015年3月18日,我区邀请省海监渔政处处长沈国华来丰讲授新安全法;6月27日,邀请省市主管部门领导来我区现场指导海洋渔业安全应急演练……陆兰元告诉记者,该大队在不断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更加重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近年来该大队采取不定期邀请国家、省、市上级主管部门专家到我区举行现场培训与每月最后一个周五进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举措,有效增强了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此外,该大队不断加大监管力度,除了正常的监管外,还在重点节假日时段组织燃气、电力、消防等方面专家,对所有涉海船只逐条进行检查,确保渔业生产安全。陆兰元表示,正是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区在前年建成省平安渔业示范县之后,去年又顺利建成了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杨永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