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我区扎实做好未入学残疾儿童调查工作

本报讯  连日来,区残联联合教育局根据盐城市残联、教育局关于为入学残疾儿童调查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在全区全面开展了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统计工作,切实维护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全面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此次调查统计对象为年龄在6—14周岁,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因各种原因未入学的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为保障基础信息核查质量,区残联、区教育局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将省市残联数据库与区残联数据相结合,与教育部门全国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比,确定入学与未入学残疾儿童档案准确率;将核查儿童信息户籍与村、社区信息相结合实际,对已入学和未入学适龄儿童做好登记记录,区分原因;同时,做好适龄儿童入学未入学档案管理工作,并将电子数据与区残联共享,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相结合,确定帮扶教育方式,提供相应服务。区残联与教育局对未入学残疾儿童进村入户逐人进行核实,摸清未入学的原因,认真填写调查登记表。目前,已调查82人,具体情况为:随班就读17人,特校就读15人,重残无法入学需送教上门45人(其中26人已经取得学籍,19人待入学籍),超龄1人,死亡4人。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对那些轻度残疾、辍学或未入学的残疾儿童,要求各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努力争取、督促入学。因重残无法入学的,由区特殊教育学校通过送教上门、远程教育、特殊帮扶的形式,确保残疾儿童有学上、上好学,充分挖掘未入学儿童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此次调查,区教育局将根据儿童残疾程度和未入学原因确定教育形式,逐一安排残疾儿童接收义务教育。对已经入学的,及时建立学籍,纳入义务教育统一管理;对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就读要求的,应安排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能够达到特殊教育学校入读条件的,应安排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到校就读困难的重度或多重残疾儿童少年,要制订送教上门或远程服务方案,并建立长效机制,切实维护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陆慧  朱见贤  钱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