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卢春桃 杭锋)近年来,大中街道以“凝聚统战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发力点,充分发挥统战资源优势,汇聚发展力量,推动统战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聚力绘出统战工作赋能乡村振兴最大“同心圆”。
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端牢手中饭碗。“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能致富的产业!”近年来,该街道以此为发展共识,充分发挥统战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协调长三角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布局,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推动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程,重点做好农业产业“特中特”文章,把当家品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发展思路,发挥“丰收大地”中国驰名商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效应,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和精品园艺两大主导产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充分发挥恒北早酥梨新品种项目试验示范带动作用,千方百计打造以“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基地”为引擎,推动农业产业化设施更新换代。
延伸农业产业链,擦亮特色品牌。该街道统战部门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积极配合实施“恒北早酥梨”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持续擦亮裕华大蒜品牌,拉长产业链条。推动农文旅融合新突破,建设丰收大地食用菌主题农旅研学项目,推动食用菌特色研学体验服务;合理规划恒北农旅融合三年发展计划,确保恒北农旅研学基地等优质农文旅项目协同发展,“串珠成链”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园提质发展,沿大沈路、春柳路阶段实施道路提升、绿化项目,拓展建设一批农事体验基地、休闲观光采摘等基地,坚持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创品牌”与“增效益”相统一,让美丽乡村从“面子”靓到“里子”。
拓展增收新模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该街道充分发挥统战系统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多渠道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响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出的“干部联村、一村一策”和村三年行动提升方案,盘活用好“地、产、房、人”资源,突出困难群众、老年群体、剩余劳动力三类人群,摸清劳动力、闲置房屋、可利用闲置土地数,因地制宜推广手工经济、铺房经济等“6+X”增收模式。通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全街道已涌现手工经济点61个,分散性手工加工坊175个,从事手工经济人数已达1200多人。5个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9个村成立了物业公司,安排就业人数500多人。2023年村集体经济性收入超过2200万元,其中有10个村超过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