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三 度 重 阳

朱明贵

 

年纪轻轻抑或正处壮年时,我对重阳节有些不屑。总认为那是专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当然,在这天,只要不是出差在外,我会请老父吃饭或者晚上去他的住处坐坐。不过,吃饭也好,坐坐也罢,似乎带着些完成任务的意味。

然而,在我退休后也就是最近三年的三个重阳节里,我却生生地“过”出了浓浓重阳情结。

2021年,我过了第一个没有父亲的重阳节。这天,我于晚饭后来到父亲在世时租住的房子前,心头一阵难过,此时已是千呼万唤父不归。我将双手伸撑在昔日父亲门口的那半截水泥杆子上,任凭泪水滴落在杆周盘旋的丝瓜叶上。虽然父亲以88岁高龄谢世,但我们兄弟依然非常悲痛。

2022年,我应一家国有农企邀请,参加该公司的重阳节活动。因为我有业余摄影写作之爱好,记录大家的活动情景与快乐感受亦成为此行任务。这真的是一次难忘的重阳,已然退休的我融入其中,体验着人生的节律、生活的幸福、生命的多彩。“朱记者,给我们姐妹来一张,这可是我们当年知青生活的地方,旧地重游,必须留个影。”“好咯”“咔嚓”,镜头前,5朵当年的“金花”,在60年前的劳动工地笑得如花灿烂。“今天的活动多么有意义啊,你可要帮我们报道报道哟!”公司工会负责人笑着托我。而当天最令我难忘而动情的是公司主要负责人中午饭点赶到重阳节活动现场对大家说的那番话:“年年重阳,今又重阳。生命轮回,人人都有老时。关心、爱护、帮助老年人不只是人之所责、企业所责,更是社会责任。请大家放心,有党和政府的关注爱护特别是政策导向,我们广大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一定会过得幸福、开心。”不少老人家哭了,他们流下的是感慨而又幸福的泪水。而此刻,望着曾经年轻过的各位,我这个曾经对重阳节不屑一顾的花甲之人也不禁感慨……

2023年重阳节前夕,区老龄协会策划庆祝全国第14个敬老月暨第11个老年节“幸福大丰·桑榆风采”大丰区首届重阳文化周活动方案,以此搭建展示老年文化的舞台,弘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推动全区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由于是系列活动,加上区老龄协会等的组织工作细致周密,老龄协会各分会发挥各自专长,以歌舞、征文、讲座、展览、比赛、才艺表演等不同方式,将庆祝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其间,笔者所属的区老年作家协会更是举行了《朝晖夕拾》新书首发仪式、老年作家进校园、进博物馆和专题采风等活动。我除了参与活动并对分会庆祝活动逐一采写进行新闻报道外,还配合区融媒体中心对老龄协会整体节庆工作、花絮、老年模范等进行宣传,将全区长达为期一周的庆祝重阳节系列活动进行了全景式的宣传报道,一些图文、信息、稿件被国家、省、市媒体平台报道或转载刊发,为营造尊老敬老的文明风尚、高质量推进老年工作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影响力。想想自己以一技之长为老龄事业服务,已不再是当年风华正茂时的我所意料到的事情,这是人生历程的顺其自然,是个人工作生活中的一场“遇见”,之于当下的我,已是一份志愿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