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致敬生命守护者 迎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凯旋

记者  薛思思

 

5月7日,在世界红十字日即将到来之际,一场庄重而温馨的欢迎会举行,现场暖意融融,气氛热烈,相关部门负责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家属及社会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迎接两位“生命使者”——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刘桐、杜正华凯旋。

刘桐、杜正华两位志愿者分别是我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18人、第19人,两人捐献时间间隔不到一周,在全区的捐献志愿者中具有独特性、代表性。“这不仅是一次医疗行为,更是一次生命的接力,彰显了新时代红十字志愿者的担当与温度。”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自山东菏泽、生活在大丰的刘桐,是“预备队员”化身“男一号”的代表,也是江苏捐献造血干细胞速度最快的志愿者,他的捐献经历充满了紧迫感与使命感。2016年,他在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此后多年,他一直等待着那份可能改变他人命运的通知。4月11日这个电话终于到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而患者情况危急,原配型成功的志愿者因身体原因无法捐献,急需他的帮助。

“接到电话时,我没有多想,立刻就答应了。”刘桐回忆道。区红十字会当晚紧急联系泰州,开启绿色通道。4月12日早上6点,他在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赶往泰州,8点完成高分辨血样采集,9点08分完成所有体检项目,下午4点26分体检报告显示合格,当晚8点便注射了第一针动员剂。从接到通知到体检合格,用时不到24小时;从启动捐献程序到完成捐献,仅用5天时间。“没想到这次捐献让我成为了江苏省捐献‘速度’最快的捐献者。”刘桐感慨地说,这不仅是帮助一个人,也是拯救一个家庭,自己更为能够跑赢这场生命接力感到自豪。

作为全市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科级党员干部第一人,杜正华的分享朴实而真挚。他回忆起自己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缘分,始于2019年的一次献血活动。当时,他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毫不犹豫地采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今年1月,当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时,他内心充满了使命感:“作为一名党员,能够有机会去捐献救人,我深感荣幸。”然而,捐献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忽视了身体健康,第一次体检时,他体重超标,多项指标也亮起“红灯”。面对挑战,杜正华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决心。他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进行高强度锻炼,控制饮食,减少脂肪和糖分摄入。“那两个月,我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跑步,晚上下班后也会去健身房锻炼,饮食上严格遵循营养师的建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的体重下降了,再次体检时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顺利通过了捐献前的审核。谈及捐献当天的情景,他特别提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当天正好是大丰重点项目观摩的日子,我所跟踪服务的双禾食品深加工项目是重点观摩项目。面临两难境地时,单位领导告诉我‘救人是第一位的,胜过一切工作’,这句话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完成捐献的决心。”

两位志愿者分享结束后,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他们的善举,是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光荣,更是我区公益事业发展的见证。近年来,我区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举办献血活动、科普讲座等,不断扩大中华骨髓库的入库人数,营造了“人人参与公益、人人支持捐献”的良好社会氛围。而生命接力的故事,也将在更多人手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