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董华鸿 许永惠)草堰镇人大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对代表的政治要求、权利义务、履职活动及保障机制等进行补充完善,为推动代表依法履职、推进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在此基础上,该镇人大从活动组织、载体建设、实效发挥三个维度协同发力,系统提升代表履职效能。
在活动组织方面,该镇人大注重以高质量活动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每次活动开展前,主席团及人大办都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将代表活动与全镇重点工作、重要议题紧密结合,引导代表在“学”中提升素养、在“思”中深化认识、在“践”中展现作为、在“行”中体现担当。活动主题紧扣发展所需和群众所盼,组织代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等建言献策,确保与大局同向、与民意契合。活动形式注重创新,融合学习培训、视察调研、宣传宣讲等多种方式,通过“进网格”“访社区”“到企业”等途径延伸履职触角,推动代表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群众困难“帮扶员”。同时,广泛发动代表参与,用好“人大代表讲坛”分享履职经验,实现“能力充电”与“动力激发”双向促进,并建立健全活动激励机制,优化履职档案管理和群众评价反馈制度,切实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效能。
在载体建设上,该镇人大着力以“家站点”建设赋能基层治理。该镇将69名镇代表和14名区代表统筹编入5个代表之家、9个代表联络站和6个代表联系点,并依据代表专业特长组建8个专业代表小组,实现代表专长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结合地域特色和发展实际,将“家站点”延伸到村(居)和企业,打造“一村(居)一特色”“一基地一品牌”,确保平台规范运行、长效发挥作用。通过创新建立“1+5+10+N”代表联系选民工作机制,组织代表常态化下沉一线、融入基层,定期开展活动,如将每单月第一个星期一设为固定接待选民日;每双月20日定为“家事商议日”,集中见面、听取意见、视察现场,充分发挥“家站点”在收集民意、督政议事、述职交流等方面的功能,使其真正成为代表高效履职的坚实支撑。
在实效发挥环节,该镇人大坚持以结果导向办好民生实事。该镇持续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在项目征集环节更加注重群众“点单”、代表“定单”,聚焦“小切口”“短平快”项目,关注群众的微观感受和“关键小事”,推动民生实事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综合运用现场视察、专题询问、代表约见等监督方式,确保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围绕“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目标,持续优化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建立人大主席团领导领衔督办、政府领导牵头领办制度,完善前期两次精准交办、中期跟踪督办、后期两次“背靠背”评价的闭环流程。针对重复提出、跨部门协调难度大的建议,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推动建议应办尽办、能办快办,真正实现代表建议从“掷地有声”到“开花结果”,从“答复满意”迈向“落实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