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做一回观潮客

仇育富

 

直到退休才得以从容地背上行囊到各地旅游。国庆期间女儿和外孙都放假,便计划出游,到浙江海宁的盐官观潮。和各地文旅一样,盐官古镇也借助于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以“潮乐之城”为新名片,汇聚更为浓厚的文旅活力。

常听人说,不让钱塘大潮湿上一回身、目睹一回大潮拍岸的震撼场景,是憾事也。这句极其诱惑的言语吸引着我们前往。

10月5日下午来到海宁,入住进网上预定的旅店,有人介绍跟随当地人半夜去追野潮,来回行程60公里,考虑到价格不菲没有谈成。

10月6日,正是农历的中秋佳节,这天上午10点我们一行3人来到了盐官观潮公园。此时游客正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涌来,气温已升高至37度,江边没有一丝儿风,所有观潮游客或坐或站,都在抱怨着这犹如伏天的气温。我从东向西找适合观赏的地方,6座观潮台都已客满,江边的台阶上也已坐满了人,沿江的栏杆处更是连尺余的空间都未曾留下。

看时间尚早,我们便找了个背阳处先躲一会当头的太阳。但我还是坐不住,便独自东奔西走,寻找适合的观潮点。见一警官,便与他交谈起来:“盐官观潮点究竟有多长,能容多少人观潮?”

警官回答:“盐官观潮胜地公园全长1360米,可聚集数万人观潮,今天是最佳观潮日,11点40分会准时来潮,你最好是提早占位,估计今天观潮的人数要达到五六万人,为保证安全,到时肯定得限流,等一会我们要清场,你赶紧去找位子,要不然就白来一趟了。”

此时的人潮早就盖过了钱塘潮。我往东看了一下,东为上首,早已被人占满,再往西看,好像那边的人少些。西边形成一处大湾,我想,钱塘潮会不会在弯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这么一想,我回头叫上女儿:“我们到西边去,那里有弯潮,会更加壮观,人也不算太多。”

走了几百米,过了六号观潮台,这里果真人不算多。我们占好位置,撑起伞,让外孙坐在地上,我拿出望远镜调试,估计能看到千米处的江面。

烈日下终于熬到了11点38分,根据预报的时间还剩2分钟,望远镜中出现了一条白线,定神一看,潮来了。我赶紧将望远镜递给给女儿和外孙看,并说:“潮来了,快看那一条白线,再过两分钟就应该经过我们面前了。”

身边的游客也惊叫起来:“来了,来了,一线潮。”

钱塘潮的推进速度平均在每秒5-7米之间,今天这潮汛不算大,应当在每秒6米左右,千米的路程也只需2分多钟就能抵达。

人群开始躁动起来,不知何时我们四周也已形成了人山,惊呼之声越来越大。我抓起望远镜由远而近倚在江边护栏上追着潮头看,潮前方有两条快艇好像是在前面引导着大潮前行,与潮头保持在五六米的距离。一身着救生衣的年轻人站立在船上举着摄相机拍着潮头。空中有一架直升飞机也不紧不慢地跟着潮头,那是央视正在现场拍摄。

我始终抓着望远镜在看,转眼间潮头便来到了眼前,后浪推着前浪,潮头是白浪在翻滚,高度不足1米,一个劲地往前冲。

等了两三个小时,几近中暑,总算如愿看到了这个奇观,不枉来了一趟海宁。

潮还在继续向前冲去,身后留下了几万看客,一个个还意犹未尽,期待着回头潮。我们三步一回头地也在期待着,浑浊的江水在潮的带动中继续逆流而上。

中秋佳节我也来海宁做了一回观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