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故事选萃
特 殊 的 任 务

卢群

 

明知任务棘手,张渭清还是一口应承。日寇即将开展秋季大扫荡,没有足够的枪炮弹药,怎么能粉碎敌人的清剿计划?

为确保货款万无一失,张渭清装扮成一个跑单帮的商人,通过曲里拐弯的关系,搭上了青帮头目的运输船。行驶途中,船只遇到了水警的几次盘查,因为有青帮掩护,一次次化险为夷。

到了上海,张渭清直奔岳父家。岳父是做五金生意的,这方面内行。

“购买车床和钢管?”看着购货单,岳父大吃一惊,“孩子,这些东西都是日本人严禁的啊。”

“知道,可咱们太需要了,没有武器弹药,怎么能赶跑日本人?”

“好吧,我帮你找找人。”

第二天,岳父就把张渭清介绍给徐大兴。

徐大兴原是中华船厂的工人,因不愿给日本人干活,与人合伙开了个机器厂,明里经营五金器材,暗里帮新四军加工枪支弹药。听到张渭清的诉求,徐大兴说:“巧了,我手里正好有几台4英尺和6英尺车床。”

张渭清大喜。有了车床,其它物资就好办了。谁知,掌控黑市钢管生意的吴老板,见张渭清是个生面孔,竟漫天要价。这可咋办?自己带来的钱,远远不够啊!

“别急,钱的事儿我想办法。”听说资金不够,岳父安慰道。

第二天傍晚,岳父递给张渭清一张银票。

“爸,您哪来这么多钱?”看到银票上的数字,张渭清大吃一惊。

“爸把店铺盘出去了!”妻子说。

“没了店铺,你们吃什么?”张渭清着急地问。

“别担心,吃饭的钱还是有的。”

“爸,谢谢您帮了我们大忙!”

“什么你啊我的,咱们都是中国人!”

“对,咱们都是中国人!”

东西买好了,怎么运回去呢?张渭清去码头侦察过好几次,敌人盘查得很严,别说机器和钢管,一颗螺丝钉都别想带走!

“孩子,我有个徒弟叫王益,在日本人那儿做事,找他或许能行。”

“给日本人做事?那不是汉奸吗?”

“王益我了解,心不坏,要不咱试试?”

“只能这样了。”

主意拿定,张渭清和岳父一起来到王益家。

师父亲自登门,王益十分激动。得知来意,王益立刻说:“师傅,您的事就是我的事!”

没几天,王益就找来在日本株式会社开车的朋友,驾驶着大卡车,将物资悄悄地拉到码头。又以一块金表为交易,从日本宪兵队队长手里拿到了一张特别通行证,并在其执勤的日子,将物资运到了江北。

有了这批物资,兵工厂如虎添翼,制造的枪支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到战士们手中,打得敌人鬼哭狼嚎。

半年后,张渭清再次入沪。办完事后,想去谢谢徐大兴和王益,没有他们的帮助,任务哪能完成?谁知,岳父哽咽着说:“他们不在了。”

“为啥?”

“日本人杀害的,他们和你一样,也是抗日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