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民
外公程全林,他若健在,该是109岁了。
当年的外公,矮小的个子,粗布裹腿,腰间别着盒子枪,走路带风,匆匆急急。外公大字不识一个,却能在任何场合滔滔不绝,讲话不用稿子,会场鸦雀无声。
1942年2月,外公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革命,次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外公历任盐东县斗龙区民兵大队长、斗龙区联防大队长、中共齐贤区委和引水区委书记等职;他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引水沟地区最后一任、也是唯一一位组织上给予配备枪支(盒子枪)的贫下中农协会主席。
那年,盐东县引水沟一带日伪横行,外公带着民兵,神出鬼没与敌人周旋。有一回,他单枪匹马摸进敌营,一举生擒两个伪军;还有一回,他和一个民兵一大清早摸到敌营伙房,把正在烧早饭的伙夫架了就走,根据地群众称他为“孤胆英雄”。
1943年1月13日,鬼子扫荡引水小街,抓走4名乡亲。外公闻讯立即带领民兵,抄近路埋伏。等敌人走近时,外公指挥第一排截断敌人后路,第二排压住敌人。枪声里,外公大喊:“乡亲们快跑!”4名乡亲连滚带爬迅速钻进草丛。等鬼子回过神来,人早没踪影了。
最危险的是1945年3月,敌人到处抓外公。此时的外公,正重病卧床不起。老民工严彩华见势,立即用独轮车护送外公转移,谁知半路遇上了鬼子。严彩华急中生智,把自己穿的破棉袄脱下来盖在外公身上,自己蹲在路边佯装解手。鬼子问话,他说送病人看病。外公本就病容满面,再盖着一件破烂的棉袄,更像个垂死之人,这才将鬼子骗过。
晚年的外公,常常回忆炮火纷飞的战斗岁月,回忆一起抗日的战友们。他说:“如果步凤(指程步凤烈士)活着就好了,他硬是把我留在江北,要不我就跟随大部队过江了……”
1990年秋,我们弟兄俩带外公去南京游玩,遇到了外公当年的老领导——时任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陈益新,两人一见面就激动得抱头痛哭。陈部长对我们兄弟俩说:“你外公是大功臣,他为华东苏北地区的解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外公晚年双目失明。临终前,他将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给姨母,让她代为向党组织缴纳他一生中最后一笔党费!
外公离开我们已20多年了。然而,外公当年打向日寇的枪声和行军时匆匆的脚步声,依然回响在我们的耳畔——每当有风吹过引水沟地区的芦苇,我似乎都能听见外公的脚步声还是那么急、那么快,像要去完成什么未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