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感恩祖国,伴我成长

沈春涛

 

我1956年出生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个小村庄,对祖国母亲的认识和热爱是从《我的祖国》这首歌词开始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几十年来,每当听到这首歌曲,我便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古老的竹港河,是里下河地区一条排涝泄洪出海通道。我的青少年时代一直在家乡度过,对门前的这条河,早已心怀敬畏。每到夏季,这条河就成了全村降暑、冲凉的好去处。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向河边进发,有人沿着河岸边摸鱼、摸虾、摸河蚌;有人在水中扎猛子,踩螃蟹。那年头,生活并不富足,但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揣着梦想和远方。

长大后,曾有无数次的呢喃——祖国我爱你。祖国是多姿多彩的,既直观又感性。1976年,我被乡政府招工进了乡镇企业工作。这是一家生产砖瓦的露天工厂,工厂劳动强度大,机械化作业要求高,丝毫不得马虎。

这一年,我曾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再过20年,我正值中年,这20年怎样度过?请在我的日记中,记录下我奋斗的足迹吧!如今翻看,瞬间被21岁的我感动了,这是我精神世界里的第一次归航。

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刻骨铭心:半成品生产车间,装满泥土的人力车鱼贯而入,倾倒在搅拌机里,让我汗流浃背;卸货码头,窄窄的跳板,压在肩膀上的扁担让我哆嗦得一步一趋;成品车间,一块块、一片片红彤彤的砖瓦从炙热的窑膛里运出,汗水混合着窑灰成了泥浆,流淌在脸上,钻进鼻孔,嘴巴里都是那种灼烧感……

泥火交融,淬炼初心。在鲜红的党旗下,我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黄海这片滩涂,在党的领导下,一次又一次地吹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号角。祖国时刻激励我努力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

20多年前,受组织指派,我走进一家民营企业,主持企业的党建工作。在追求实业报国的道路上,我又和农民工兄弟姐妹一道铿锵走过。

集团公司工会主席顾大姐是公司董事长的结发妻子。大姐出生在旧社会,亲身经历了新中国的沧桑巨变,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先后3次向党组织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每年的除夕,顾大姐都带着慰问品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还要给他们包上压岁钱。邻村五保老人马德发想看电视又没有钱买,大姐就把自家的一台电视机送到他家中。女青年孙爱梅患白血病,大姐知道后发动公司1000多名员工捐款,把募集的数万元现金交到患者手上。大姐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优良品德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不是一个活脱脱的共产党员形象吗?

上级党组织在全面了解顾大姐的情况之后,决定予以特批。

2000年8月8日,顾大姐在罹患重疾的情况下,拖着病躯,在公司总部的党旗下举行了宣誓仪式。在党旗前,我勉励大姐用共产党员的精神挑战病魔,早日康复,早日回到企业建设者的行列中来。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入党。当时,大姐脸颊上挂满了泪珠,右手紧攥着的拳头始终没有松开。新时代的党建,让我认识到要不忘初心,将忠诚和担当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歌唱《我的祖国》,是赞美,更是感恩。这一切美好的记忆镌刻在一个“70后”的心中。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之际,用手中的笔为伟大的祖国鼓与呼。伟大的祖国,我爱你!衷心祝愿你繁荣昌盛、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