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喻
每当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正是螃蟹肥壮之时,因此,秋天是吃蟹的大好季节。自古至今,许多好啖的文人与蟹结下了深厚之情,并传下不少佳话,现辑介几则与大家共赏。
宋代苏轼,不仅是著名诗人,也是美食家,东坡肉便是传世的名菜。他赞美螃蟹的名句是:“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把游庐山与吃螃蟹并列看待,可见他爱蟹情深。
明代书画家徐渭在蟹画旁题诗一首:“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㦸挺青泥。若放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寥寥四句,把肥蟹描述得如见其形,与画相配,堪称珠联璧合。
清初有两位名士对蟹深有研究,可算是蟹专家。一位是文学家张岱,他说:“蟹,不加盐醋,而五味俱全,其膏黄腻积,如玉脂珀屑,团结不散,其甘腴,虽‘八珍’不及也。”另一位是戏剧理论家李渔,他曾专门写了一篇“蟹”文,其中有一段说:“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如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河蟹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于可嗜、可甘与不能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这两位的妙文佳句,怎能不读后令人垂涎欲滴。
清代画家李瑞清,为人清高不俗,自号“清道人”。可是他每逢吃起蟹来,却馋相毕露,不顾他人。人们戏称他为“李百蟹”。一次总要吃上几十只才罢休,此人可算是历史上的吃蟹大王。
近代文学大师章太炎,为了吃蟹,特地在苏州购了一幢住宅。每年秋天吃蟹时,便携夫人到此小住,天天吃蟹。当他们夫妇品尝阳澄湖所产的螃蟹之王——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著名清水大闸蟹时,对其美味总是赞不绝口。一次,夫人汤国梨情不自禁吟出了“不是阳澄湖蟹美,人生何必住苏州”的佳句,一时传为美谈。
大名鼎鼎的画家齐白石在他所做的螃蟹画上的题词为:“看你横行到几时?”真可谓一语惊人,掷地有声,人们读后无不啧啧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