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瑛
今天说陈晓黎。当上世纪70年代的孩子,还都是叫小英小云小军时,他叫晓黎。看过日出的就懂父母的那份欣喜,喷薄而出朝气蓬勃热烈清新。他的父母知道为他取这个名字,说明大概率是书香门第,或者家族里有一个知书达理的权威人士。
陈晓黎是骑着一辆三轮车来饭店赴宴的,车上有西瓜、哈密瓜、香瓜等时令水果。晓黎身形魁梧,风吹日晒格外沧桑。一桌子文友吃饭,谈诗论文,诗词群里面更是热闹。我是自来熟,晓黎深更半夜群里讲诗词时,我就会笑着提议,早点睡,卖水果也辛苦。我和他是一类人,自由职业,爱好文字,文字不能当饭吃时,需要收敛我们的爱好。晓黎满不在乎。他离异,单身,有个儿子,水果摊不能大富大贵,也能自给自足。他每天深夜醉心免费授课,平仄格律,苦口婆心,晨昏颠倒,我很不赞成这么做,写文,就理直气壮赚稿费,如果没有稿费,那就撤。我并不能说服他,我隐隐替他担忧,因为不久后,他就住院了。朱老师问起他的困难,他自我解嘲,明显不愿意大家知道他的窘迫。我被水滴筹平台的那张身份证照片惊住了!晓黎年轻时居然那么帅气干净白皙!
再一次听到晓黎消息却是10年后的端午,小城诗词群一人一首诗悼念陈晓黎,我虽然隐隐担心他的生活方式,但没想到他会英年早逝。晓黎是1974年生的,只有51岁。翻开他的朋友圈,我居然当时没有看到他的水滴筹,要不也会为他奔波呐喊的。陈晓黎走了,51岁,沧桑得像六七十,都说死亡是从有儿女的世界,去向有父母的世界,可是他的父母健在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他给了父母。朋友圈有他儿子连发的3条讣告。
这个世界,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晓黎和我们一样,蹬手舞脚,竭尽全力地奋斗着,世界却容不下他的小小肉身,文友送别他,写着:尝尽人生百般苦,诗中不见一言留。确实是这样,这就是我们很多人,晓黎朋友圈还有他若干古体诗,积极,乐观,豁达。陈晓黎只是一个普通水果摊主,他第二天卖不卖水果,都没有人记起,可是他用诗,用歌,缝补过我们无数个黑夜。晓黎,给你唱首歌吧:你的天空,可有悬着,想的云?你的天空,可会有,冷的月?但愿你在那边,天空不再涂上灰的脸。